《红楼梦》号外4对《蒙戚本》评语

安晓玲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安晓玲文集最新章节!

    一、对比蒙府本和戚序本的总评所发现的问题

    分别看蒙府本和戚序本这两个版本的回前回末批语,发现不了问题;当将两者的总评对比分析时,就可以看出一个被压盖的重要事实。

    蒙府本具有回前批的只有65个回目,第17、18、27~32、56~62回等15个回目没有回前批;第57~62、67回等7个回目没有回末总评。戚序本具有回前批的有68个回目,第1、17、20、24、27~32、37、38、67回等12个回目没有回前批;而第21、31、67回等3个回目没有回末总评。

    当将这两个版本综合看时,便惊奇地发现:两者缺少的回前批和回末总评并不相同。存在一个回前回末批语很完整的版本,它的回前批只缺少第17、27~32回等7个回目,而回末总评仅仅只缺第67回。蒙府本和戚序本的回前批和回末总评都是从这个完整的版本上抄写下来的。这个完整的母本就是由曹頫最终完成的120回红楼梦定本!

    这就充分显示出一条规律:蒙府本和戚序本都是按照这个母本伪造而成,只有这两个版本都同时没有的评语;即7个回目(第17、27~32回)缺少回前批,一个回目(即第67回)缺少回末总评,才是120红楼梦定本上真正没有这些评语的回目。

    同时,蒙府本和戚序本没有回前回末批语的章回大都互相不同,就暴露出伪造这两个版本的是同一伙人。为了制造出两个伪本,他们故意令蒙府本和戚序本一些章回缺失回前批和回末总评各不相同。

    二、伪造蒙府本在前,伪造戚序本在后

    通过进一步研究,笔者发现:首先伪造出蒙府本,然后才伪造出戚序本;其根据如下:

    1)第41回回总评:

    蒙府本:刘姥姥之憨从利,妙玉尼之怪图名,宝玉之奇,黛玉之妖,亦自饮跡,何等画工能将他人之天王,作我卫护之纵神。文技至此,可为之美。

    戚序本:刘姥姥之憨从利,妙玉尼之怪图名,宝玉之奇,黛玉之妖,亦自敛跡,何等画工能将他人之天王,作我卫护之神袛。文技至此,可为之矣。

    **:方括号表示两者的差异。从词意看,戚序本是正确的,蒙府本错抄了,后来被戚序本更正过来。

    2)第20回回末总评:

    蒙府本:此回文字重作轻抹。得力处是凤姐拉李嬷嬷去,借环哥弹压赵姨娘。细致处宝钗为李妈妈劝宝玉,安慰环哥,断喝莺儿。至急处为难处是宝、颦论心。无可奈何处是“就拿今日天气比”湘云冷笑道:“我当谁,原来是他!”

    戚序本:回文字重作轻抹。得力处是凤姐拉李妈妈去,借环哥弹压赵姨娘。细致处宝钗为李妈妈劝宝玉,安慰环哥,断喝莺儿。至急处为难处是宝、颦论心。无可奈何处是“就拿今日天气比”黛玉冷笑道:“我当谁,原来是他!”

    **:两者的不同是:“黛玉”和“妈妈”丙子本(庚)上有此回末总评,是“湘云”和“嬷嬷”;己卯本也是“湘云”和“嬷嬷”当查对小说正文时,得出戚序本是正确的。小说正文是:

    湘云道:“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

    他怎么不及你呢。”黛玉听了,冷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他!

    我那里敢挑他呢。”宝玉不等说完,忙用话岔开。

    **:这就是说,今本丙子本和“最早76回石头记”都写错了。曹雪芹在修改“转让80回石头记”时,纠正了过来。曹頫编写“最早80回石头记”时,他不知道“湘云”写错了,从而没有核对正文,因此在“最早80回石头记”中依旧是“湘云”伪造蒙府本的底本是“最早80回石头记”所以跟着错了;而伪造戚序本的底本是“转让80回石头记”因而自然而然地对了。

    这两个版本在回末总评上的差异,尤其是“湘云”和“黛玉”伪造者一直不知道。试问:如果这第20回末总评是“立松轩”所写,他能写出这种相互矛盾的批语吗?上述现象只能用所采用的底本不同来解释。伪造蒙府本和戚序本时,看见底本的第20回原来就有“回末总评”与120回红楼梦定本相同(但未注意到上面的差别),因而未按照定本重新抄写,从而把“底本”上的错误保存下来。也就是说,这两个版本上的区别是由于未照抄定本的结果。

    3)第49回回末总评:

    蒙府本:宝玉红猩猩毡斗篷,为后雪披一衬也;黛玉白狐皮斗篷,明其弱也;李宫裁斗篷是哆罗呢,昭其质也;宝钗斗篷是莲青斗纹锦,致其文也;贾母是人斗篷,尊之词也;凤姐是披着斗篷,恰似掌家人也;湘云有斗篷不穿,着其异样行动也;岫烟无斗篷,叙其穷也。

    戚序本:宝玉红猩猩毡斗篷,为后雪披一衬也;黛玉白狐皮斗篷,明其弱也;李宫裁斗篷是哆罗呢,昭其质也;宝钗斗篷是莲青斗纹锦,致其文也;贾母是大斗篷,尊之词也;凤姐是披着斗篷,恰似掌家人也;湘云有斗篷不穿,着其异样行动也;岫烟无斗篷,叙其穷也。

    **:蒙府本把“大”字,误抄成“人”字。

    4)第77回回末总评:

    蒙府本:看晴雯与宝玉永绝一段,的是消魂文字;看宝玉几番呆论,真是至诚种子;看宝玉给晴雯斟茶,又真是阿公子。前文叙袭人奔丧时,宝玉夜来吃茶,先呼袭人,此又夜来吃茶,先呼晴雯。

    戚序本:看晴雯与宝玉永绝一段,的是消魂文字;看宝玉几番呆论,真是至诚种子;看宝玉给晴雯斟茶,又真是呆公子。前文叙袭人奔丧时,宝玉夜来吃茶,先呼袭人,此又夜来吃茶,先呼晴雯。

    **:蒙府本又误抄了。

    5)第78回回前批

    蒙府本:文有宾主,不可误。此文以芙蓉诔为主,以姽婳词为宾,以宝玉古“左言右奇为主,以贾兰贾环诗绝为宾。文有宾中宾,不可误。以清客作序为宾,以宝玉出游作诗为宾中宾。

    戚序本:文有宾主,不可误。此文以芙蓉诔为主,以姽婳词为宾,以宝玉古歌为主,以贾兰贾环诗绝为宾。文有宾中宾,不可误。以清客作序为宾,以宝玉出游作诗为宾中宾。

    **:蒙府本误看成一个怪字,由“言”和“奇”组成。

    6)第80回回末总评:

    蒙府本:试者花夏家指择孙家,何等可羡可乐。卒至迎春含悲,薛蟠遗恨,可慨矣夫!

    戚序本:试看桂花夏家指择孙家,何等可羡可乐。卒至迎春含悲,薛蟠遗恨,可慨矣夫!

    **:蒙府本将“看”字误抄成“者”字;抄漏了“桂”不是“花夏家”而是“桂花夏家”

    7)丙子本双行夹批:宝玉之李嬷,此处偏又写一赵嬷,特犯不犯。先有梨香院一回,今又写此一回,两两遥对,却无一笔相重,一事合掌。

    甲戌双行夹批:宝玉之李嬷,此处偏又写一赵嬷,特犯不犯。先有梨香院一回,今又写此一回,两两遥对,却无一笔相重,一事合掌。

    蒙府本双行夹批:宝玉之李嬷(妈),此处偏又写一赵嬷,特犯不犯。先有梨香院一回,今又写此一回,两两遥(句连)对,却无一等(笔)相重,一事合掌。

    戚序本双行夹批:宝玉之李嬷,此处偏又写一赵嬷,特犯不犯。先有梨香院一回,今又写此一回,两两遥对,却无一等相重,一事合掌。

    **:蒙府本的双行夹批中“今又写此一回”是正文中没有的文字,显然今本丙子本抄漏了;如上所述,蒙府本是以“最早80回石头记”为底本,因此跟着没有这个词组。甲戌本和戚序本都没有漏抄,是因为两者都是以“转让80回石头记”作为底本伪造的;在这个版本里,曹雪芹已经更正了过来,所以它两自然地对了。

    从上面的实例只能用首先伪造蒙府本、然后再伪造戚序本来解释。如果说伪造戚序本在先,当移植蒙府本上面的修改,照抄到戚序本上时,岂能出现上面那么多的误抄,而未被伪造者发现?更不能认为“立松轩”是批语的作者;因为他不可能从蒙府本中误抄这么多自己写出的批语,而没有察觉出来。合理的解释是:匆忙伪造蒙府本时,由于是照抄120回红楼梦定本上的批语,属于别人写出的东西,所以一直未发现;当再次伪造戚序本时,才察觉到照抄定本批语时,出现不少误抄,而纠正了过来。

    蒙府本正文中的误抄也很多,在第77回还漏抄了:“行扣衣衣衣裳行扣衣衣衣裳”一段内容达约500个字(参见[1])等等也是蒙府本伪造匆忙的证明。所以,笔者认为:蒙府本伪造在先。伪造者在开始,比较匆忙,急于抢在别人的前面伪造出具有“120回”的红楼梦新版本,因此错误频出。蒙府本问市,谋利较多后,发现市面上有其它80回新版本(如舒序本、靖藏本等)出售,他便采用另外一个底本“转让80回石头记”认真地按照120回红楼梦定本进行对底本进行改造,照搬了蒙府本上面已经抄袭来的新内容,如文明词、回前批和回末总评、删去“脂砚”和“脂砚斋”名称以及所有眉批的落款等等,移植出一个新伪本;这时,伪造者纠正了蒙府本上的不少错误。为了造成与蒙府本之间的差异,又按照120回红楼梦定本抄写了更多的批语;但全文照抄定本的回目,比蒙府本少。这就是戚序本文本的等级比较低,大部分属于石头记的前期版本的原因。

    8)丙子本双行夹批:“忙”字妙!上文“说起来”必未完,粗心看去则说疑团,殊不知正传神处。

    甲戌侧批:“忙”字妙!上文“说起来”必未完,粗心看去则说疑团,殊不知正传神处。

    戚序本和蒙府本双行夹批:“忙”字妙!上文“说起来”必未完(是),粗心看去则说疑团(问),殊不知正传神处。。

    请留意:戚序本和蒙府本两者不仅修改的地方相同,而且旁加字也相同。这条评语可以作为笔者提出戚序本和蒙府本是同一人伪造而成的力证,因为两者对底本批语“未完”和“团”的修改完全相同。

    总之,上面所举出的实例除了充分证实:首先伪造了蒙府本,然后再编造戚序本外,这两个版本在同一条批语上的差异,完全否定了是“立松轩”同时写出蒙府本和戚序本的回前批和回末总评,因为他不可能在写同一条批语时出现笔误或者漏写。

    三、谁是蒙府本和戚序本的伪造者?

    上面已经考证出:这两个版本是由同一伙人伪造的。主谋是不是“立松轩”的主人?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证据。但是可以肯定,伪造者具有比较大的财力,因为戚序本和蒙府本都是抄写在红色直格的木刻印刷线装本上,如图1。普通的庙市书摊老板没有这种经济实力,通常都是抄写在空白纸的线装本上出售。

    (a)(b)(c)

    图1蒙府本(a和b)和“最早77回石头记”(c)的书页照片

    伪造戚序本和蒙府本是同一伙人的理由除了上面的之外,还有:

    1)这两个版本缺少的回前批(第17、27~32回)和回末总评(第67回)相同。

    2)猥词的删除和替换的地方大都相同(如第9、16、24、26、28、29、40、43、46、58、59、65、75等回),但是,为了制造差异,戚序本故意改动了几个回目。例如:

    (1)第59回蒙府本:“你是我生出来的这编是你娘的什么?”由于甲辰本和程乙本都是这种写法,从而推测出120回红楼梦定本也是这么写的。说明蒙府本是照抄120回红楼梦定本。

    后来伪造戚序本时,为了有区别,它却修改成:“你是我肚子里吊出来的这编是你娘的屁!”说明它没有照抄定本,而是参照定本的上述内容进行了变动。

    (2)第61回:蒙府本、甲辰本和程乙本都是:“不要讨我把你头上杩子盖似的毛撏下来。”即蒙府本是照抄120回红楼梦定本。

    伪造戚序本时,则在上面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成:“别讨我把你头上杩子盖似的几根黄毛儿撏下来。”

    这两条也可以作为伪造蒙府本在先、戚序本在后的力证。蒙府本首先按照定本抄写第59和61回的文明词;当后来伪造戚序本时,对蒙府本上面的文明词作了变动,以示两者之间的差异。

    现在推测蒙府本和戚序本的伪造过程如下:

    自从1791年活字印刷程甲本后,极大地降低了红楼梦的售价,由四五十两银子一部,减至约二两白银,使红楼梦由富裕家庭走进入普通人家,大大推动了红楼梦的普及,出现红楼梦热。于此同时,也推动了红楼梦伪本的产生。因为程甲本在序言中,宣传了红楼梦抄本有多种,而且120回红楼梦抄本很难寻找,促使造假活动猖獗起来。

    有人以一个石头记的版本:“最早80回石头记”作底本,按照120回红楼梦定本进行下列修改,制造出伪本:蒙府本:

    1)照抄定本中对猥词的修改,将大部分回目更换成文明词;

    2)照抄了定本中65个回目的回前批和73个回目的回末总评,以及双行夹批和侧批,以致批语中“脂砚斋”和眉批的落款都消失。但是,在所采用的底本上还“多出”许多落款“脂砚斋”的评语(它们被曹頫删除了);为了与定本保持一致,伪造者只好也删去这些评语的落款,但他在“脂批末尾”采用“一些词汇”如:了、矣、奈何、如见、妙甚等”标记出来(细节请看下节)。

    3)全文照抄了120回红楼梦定本的“后40回”变成120回。

    4)“前80回”的正文不少回目照抄照搬120回红楼梦定本,致使蒙府本的版本变成后期版本,等级高于戚序本。戚序本绝大部分章回的内容保持着底本“转让80回石头记”的原状,因此从文本的主要内容看,戚序本属于同丙子本(庚)相近的前期版本;而蒙府本属于与程乙本相同的后期版本。

    由于伪造者对红楼梦版本命名的规律不清楚,已经具有120回的蒙府本仍然按照“底本”取名为石头记。而曹家出售的120回版本都叫红楼梦,没有称石头记的;这就自暴它是伪本。

    通过伪本蒙府本的大量抄写出售,老板大大的赚了一笔。在蒙府本带动下,市面上出现了新的伪本,如舒序本、靖藏本等,它们的出售者都是没有购买过石头记的版权;令蒙府本伪造者慌了神,他连忙更换一个底本:“转让80回石头记”将蒙府本上篡改的内容移植到新版本里,制造具有80回的戚序本。

    它与蒙府本的最大区别是4点:

    1)照抄定本中对猥词的修改,将大部分回目更换成文明词;但是,同时还改动了定本中部分回目的文明词;如上面的第59和61回;

    2)删除蒙府本中照抄120回定本的部分章回;

    3)增多照抄定本中的回前回末批语,以及双行夹批和侧批,是回前批为68个回目,回末总评达77个回目。

    4)更正了蒙府本的正文和批语中的大量误抄和漏抄。

    相关资料(检索互联网)

    [1]安晓玲:新探红楼(14):戚序本是伪造品(三)

    [2]安晓玲:红楼梦的新发现(7):找到了蒙府本回前回后总评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