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探红楼61

安晓玲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安晓玲文集最新章节!

    一、对第一回开场白的分析

    目前所发现的红楼梦版本一共有14种之多,其中郑残本和靖藏本没有第一回,己卯本和卞藏本是近代人以今本庚辰本底本伪造而成[1、2],由庚辰本修改成甲辰本,再由甲辰本修改成程乙本[3、4]。余下还有6个版本:甲戌本、戚序本、蒙府本、列藏本、舒序本和杨藏本等。下面就采用这六个版本与庚辰本对比,分析红楼梦的这个开场白。

    采用g 、y 、j 、q 、m、 l、 sh等字母分别代表庚辰本、杨藏本、甲戌本、戚序本、蒙府本、列藏本和舒序本。

    此(书)j[[书]]g y sh l q m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g y sh l q m[[借通灵之说撰]] j撰此石头记(一)g y j l q m[[一]]sh书也,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j(云云)g y sh l q m。"但书中所记何事,(又因何而撰是书哉)j (何人)g y sh l q m?自(又)g y sh l q m [[又]]j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j(考较)g y sh l q m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之须眉,(诚)g y j l q m(曾)sh 不若(此)g(彼)y sh l q j m(一干)j [[一干]]g y sh l q m裙钗(哉)g sh l [[哉]]y j q m(女子)q m?实愧则有余、悔(则)j[[则]]sh(又)g y l q m(亦)y无益(之)g j l[[之]]sh(是)q m(真)y大无(可奈)j(可)g y(如)g y sh l q m何之日也。至(y)当(g l q m sh)此时j sh [[时]]g y l q 则([[则]]日)y(自)g j l q m[[自]]sh欲将已往所(赖上)j (赖) g y j sh q m l天恩、(下承)j [[下承]]g y sh l q m祖德,锦衣(纨)g y j l q m(绸)sh(袴)g y j q m(绔) sh (裤)l之时、饫甘餍(美)j(肥)g y sh l q m之(日)g y j sh q m(辈)l,背父(母)j(兄)g y sh l q m教育之恩、(负)g y j q m(皆)sh师(兄)j (友)g y sh l q m(规)g y j q m sh l(训)j q m(谏)sh(谈)g y l之德,(以至)g(已致)j(以致)y sh l q m今日一(事)j(伎)sh(技)g y l q m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j(集)g y l sh q m,以告(普)j 普g y sh l qm 天下人。(虽)j[[虽]]g y sh l q m我之罪固不(能)j[[能]]g y sh q m l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g y j l q m(若)sh不可因我(之)g y q l sh m不肖,(自护己短)g y sh l q m,(则)j [[则]]g y sh l q m一并使其泯灭(也)g y sh l j[[也]]q m。虽今日(之)g q m j sh l[[之]]y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风晨月夕)j(晨风夕月)y (晨夕风露) g sh l q m,阶柳庭花,亦未有(伤于)j(仿)sh(妨)y l q m(防)g我之襟怀(笔墨)g y j sh l(者)j[[者]]g y sh l(束笔搁墨)q m。(虽我未学,下笔无文)g y sh l q m,(又)g y sh l q m何(为不)j(妨)g y sh l q m用(假)g y j sh l m(俚)q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然)sh(昭传)g(照传)y q m(传照)l,复(可以悦)g y q m l sh世人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以悦人之耳目哉?故曰‘风尘怀闺秀‘。"乃是第一回题纲正义也。开卷即云"风尘怀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j。(此回中)g(更于篇中)y,(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g y,(亦是此书)g y(立意)g(本旨) g y。

    **:灰色双方括号黑体字[[]]代表要删除的文字,圆括号黑体字是新增的“旁加字”从上面可以看出,凡是修改的地方,许多版本都是相同的。现在只统计仅有一个版本做出的改动,如下(不包括底本庚辰本):

    1)甲戌本:(又因何而撰是书哉)j;(一干)j;(则)j;(可奈)j;(赖上)j;(下承)j;(美)j;(母)j;(兄)j;(已致)j;(事)j;(记)j;(普)j;(虽)j;(能)j;(则)j;(风晨月夕)j;(伤于)j;(为不)j;

    (以悦人之耳目哉?故曰‘风尘怀闺秀‘。"乃是第一回题纲正义也。开卷即云"风尘怀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j

    2)舒序本:(曾)sh;(绸)sh;[[则]]sh;(谏)sh;(伎)sh;(若)sh;(仿)sh;(昭然)sh;

    3)杨藏本:(亦)y;(真)y;(日)y;(晨风夕月)y;

    4)列藏本:(裤)l;(辈)l;(传照)l;

    5)戚序本:(俚)q

    得不到其它版本印证的改动,以甲戌本最多,达20处。最后一段非常长;其次是舒序本,达8处。得不到其它版本印证的改动,有可能是伪文;最后需要通过分析,来判定其真伪。例如:戚序本将“假语村言”修改成“(俚)q语村言”显然是妄改者未理解后文“故曰贾雨村云云”的含意。把“假语村”和“贾雨村”的对应关系完全抹杀了。

    不少是属于误抄或者曲解。如杨藏本是“日”因庚辰本误抄成“自”字“至”字错看成“当”字,导致以它为底本的伪本:甲戌本、戚序本、蒙府本列藏本都写成“(当自)”;舒序本则因为不通而把“自”字删除。实际上,下面的造句也是不通的:

    当此则(自)g j l q m[[自]]sh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

    杨藏本是:“至此日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才是正确的。

    应该指出:甲戌本的大量妄改,将曹雪芹的本意都掩盖掉了。例如: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g y sh l q m[[借通灵之说撰]] j,撰此石头记书也,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j(云云)g y sh l q m。"

    **:甲戌本把“[[借通灵之说撰]] j”删去,新增:(梦幻识通灵),结果将此开场白打算交待的“甄士隐”即“真事隐”的对应关系完全破坏了,失去了提醒读者注意:小说中是采用“谐音字”写作。

    对比下列两句,可以看得更清楚:

    1)g y sh l q m等6个版本是: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

    2)甲戌本是: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书也,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云云。

    这就充分证明:曹雪芹绝对不可能进行这种修改,在此处把‘甄士隐’当成人名,而不是“谐音字”——“真事隐”可见,对‘甄士隐’真正含义,甲戌本的伪造者未理解。可惜,目前红学界却把这个伪造版本甲戌本奉为至宝,当成红楼梦真本宣扬,误导读者!

    甲戌本的最后一段是它新增的:

    “(以悦人之耳目哉?故曰‘风尘怀闺秀‘。"乃是第一回题纲正义也。开卷即云"风尘怀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j”也违背曹雪芹的创作意图,将在拙文[5]中专门讨论。

    二甲戌本的生成在庚辰本之后的新铁证

    (一)在上面的文字中,甲戌本写成:风晨月夕;

    庚辰本、甲辰本、戚序本、蒙府本、列藏本:和舒序本是:晨夕风露;

    程乙本则是:晨风夕月。

    查看杨藏本(第一页),就可以看出上述不同写法的来源。在杨藏本上对庚辰本的“晨夕风露”进行了修改,其照片如图1(a);因勾画线不清楚,笔者将它们加深,如图1(b)。

    图1修改件“晨夕风露”的原图(a)和描粗图(b)

    甲戌本的伪造者把它看错了,写成是:风晨月夕;令词意不恰当。它将第一条勾画线看成是“上下颠倒关系”得出:“风晨”;按照相同关系,第二条勾画线则变成:“月夕”

    程乙本是把第一条勾画线视为“上下关系”:“晨风”;按照相同的原则(即“上下关系”)写成:“夕月”可见,在杨藏本中,曹雪芹是要将庚辰本中的“晨夕风露”修改成“晨风夕月”

    不管是那种取舍,都是根据杨藏本的修改稿得来的,因此就无可辩驳地证实了两点:

    1)甲戌本的部分回目来源于杨藏本,按照它伪造而成;它写出的“风晨月夕”是对杨藏本曲解。

    2)甲戌本的“风晨月夕”是来自杨藏本对庚辰本的“晨夕风露”的修改;因此甲戌本的底本理所当然是庚辰本。所以,红楼梦的最早版本不是甲戌本,而应该是庚辰本。

    (二)从两个版本的脂批,可以看出甲戌本成书在庚辰本之后

    第16回庚辰本的眉批的眉批是:

    偏于极热闹处写出大不得意之文,却无丝毫牵强,且有许多令人笑不了、哭不了、叹不了、悔不了,唯以大白酬我作者。壬午季春。畸笏。;

    而甲戌本的眉批为:

    偏于极热闹处写出大不得意之文,却无丝毫牵强,且有许多令人笑不了、哭不了、叹不了、悔不了,唯以大白酬我作者。

    两者的文字完全相同,但甲戌本的眉批没有落款。如果庚辰本生成时间比甲戌本晚的话,那么它的落款:“壬午季春。畸笏。”从何而来?合理是解释是:庚辰本首先出现,后来伪造甲戌本时,照抄了它的眉批;为了制造差异,故意“不抄写”落款。

    与此相同的情况还出现在第16回的夹批。庚辰本中有四条带落款的双行夹批,被甲辰本抄成侧批时,也去掉了“脂砚斋”例如:

    1)庚辰本双行夹批:再不略让一步,正是阿凤一生短处。脂砚。,甲戌侧批:再不略让一步,正是阿凤一生短处。

    2)庚辰本侧批:园中诸景,最要紧是水,亦必写明方妙。余最鄙近之修造园亭者,徒以顽石土堆为佳,不知引泉一道。甚至丹青,唯知乱作山石树木,不知画泉之法,亦是恨事。脂砚斋。,甲戌侧批:余最鄙近之修造园亭者,徒以顽石土堆为佳,不知引泉一道。甚至丹青,唯知乱作山石树木,不知画泉之法,亦是恨事。,

    3)庚辰本双行夹批:写贾蔷乖处。脂砚。,甲戌侧批:写贾蔷乖处。

    4)庚辰本双行夹批:垂涎如见,试问兄宁有不玷平儿乎?脂砚。,甲戌双行夹批:垂涎如见,试问兄宁有不玷平儿乎?

    上面四条庚辰本的双行夹批都有落款“脂砚斋”或“脂砚”当变成甲戌本的脂批时,则都没有落款。如果庚辰本在甲戌本之后生成,那么它怎么会出现这些落款,而不是别的落款名称?

    再次证明:目前红学界完全错了,甲戌本不是红楼梦的最早版本!它的批语是按照庚辰本上的脂批改造的。

    相关资料(检索互联网)

    [1]安晓玲:新探红楼(19):拙劣伪造的已卯本,(一)、(二)、(三)

    [2]安晓玲:二探红楼(20):伪造卜藏本的底本是庚辰本

    [3]安晓玲:安晓玲:二探红楼(15):第67回目的文本分析

    [4]安晓玲:二探红楼(31):论红楼梦各古本之间的文本关系

    [5]安晓玲:二探红楼(35):甲戌本的开场白是伪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