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初入帝都

晓丽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血色江山最新章节!

    高真人带着柳滢曦一边打探消息,一边往南京城赶去,如此走走停停,到达南京城的时候已是腊月初八,北伐的一众将领也早已抵达了南京。

    在赶往途中,高真人意外听闻了一件事情,更加让他觉得,这逃虚子姚天禧一定在南京城!

    原来洪武帝朱元璋,曾于洪武八年,招揽通儒僧人入京,而那一年,也就是姚天禧离开灵应宫的时候。

    知道这个消息后,一个十分强烈的想法,从高真人脑中闪过:姚天禧会不会借此机会,以僧侣身份进入皇宫,韬光养晦、暗寻机会?

    按照子阳子的说法,以逃虚子的心思和个性,他一定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他极有可能在南京城,甚至于就在礼部僧录司。

    到达京师之后,高真人并未向之前一样寄宿在道观或者寺庙内,而是带着柳滢曦来到了魏国公府。

    借着魏国公府与朝廷的关系,或者可以更多的了解到朝中局势。

    到了魏国公府,赫然见到门口两幅对联“破虏平蛮,功贯古今第一人;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此乃建都京师之后,洪武帝朱元璋亲自赠与徐达的。

    单凭这幅对联,便可见当今皇上对徐达的倚重和信任。

    高真人带着柳滢曦上前叩门,开门的家丁见来人,是一位年长道长和红衣女童,恭敬问明来意,高真人向那家丁说:你只许向徐将军禀明,长寿山有缘人求见便可。

    那家丁闻言让两人稍等,便急急地回府禀报,不一会儿,却是徐达和徐允恭亲自迎接了出来。

    徐达将高真人请入前厅,宾主施礼落座,高真人便向徐达道明来意:“贫道方外之人四海为家,只是此来京城,有一事要拜托徐将军。”

    徐达闻言,忙道:“真人请讲,晚辈必当尽力而为。”

    高真人颔首:“贫道云游四海,悬壶游医,欲在京城逗留一段时间,想拜托徐将军为贫道找一处安身之所。”

    徐达听了高真人的话,爽朗一笑:“此事好办,真人不如就住在弊府如何?”

    侧立在高真人身边的柳滢曦和徐达身侧的徐允恭闻言,相视一笑。

    两人虽则之前只有两面之缘,其中一次还是擦肩而过的,不知是否是童心重,都很喜欢和对方在一起的时光。

    只是高真人却说:“贫道方外之人,不便在府上搅扰,只劳烦徐将军找一处静雅小居即可。”

    徐达听了高真人的话,明白高真人也是为自己考虑:以自己的身份,与任何江湖或者术士往来,都会在朝廷被加以议论。

    徐达想了一想,又说:“晚辈的旧舍便在魏国公府后面。公府修建之后,我将旧舍略加改造隔开为两处,西边为家仆所居。东边有两间馆舍取名东苑,独自为院,清雅安静,暂时无人居住,只是有些老旧,真人觉得如何?”

    见徐达考虑周详,高真人点点头:“好,贫道多谢将军安排。”

    徐达见高真人应允,笑着说:“真人不嫌弃便好,那我现在就命人去打扫修正一下。”

    高真人却阻止道:“蒙将军挂怀,只需打扫干净便可,无需多加修葺,冒昧打扰本就失礼,若是为将军增加不便,贫道也是过意不去。”

    徐达闻言,见高真人思虑周全,也便不多坚持,让徐允恭带了几个家仆去往东苑打扫,而高真人亦让柳滢曦跟过去,先熟悉一下环境。

    本来徐允恭见高真人婉拒住在魏国公府,心有失落之意,却闻言要住在东苑,心下又欢喜了起来,听了父亲的吩咐,便高高兴兴的带着柳滢曦往东苑去了。

    高真人与徐达喝茶谈天,过了大约一个时辰,徐允恭和柳滢曦便回来了,徐允恭禀报东苑已收拾妥善。

    高真人便携了柳滢曦往东苑住下,上午在街市上悬壶医病,下午或者出去、或者练功。

    如此,高真人便在京师悬壶医病,徐达暂时也无需去北平镇守,闲来无事,便过来与高真人对弈,柳滢曦改叫徐达“徐伯伯”,并与徐家上下渐渐熟络,。

    柳滢曦在这段时间里,也对魏国公府、徐达和徐允恭有了更深的认识。

    徐达有四子三女,长子徐允恭、次子徐添福、三子徐膺绪、四子徐增寿。

    徐添福比徐允恭小两岁,身体自小抱恙,几乎足不出户,由徐夫人生前特意指定的小婢女叠翠贴身服侍。

    叠翠比徐添福年长两岁,做事细心周到、成熟稳重,犹如长姐般柔顺贤惠,徐添福对她十分依赖,叠翠在王府中的地位,便比同龄丫鬟高一些。

    高真人到了之后,为徐膺绪把脉,发现他的病乃是胎疾,虽然不能根除,好好保养,倒也没有性命之忧,遂为他开了一副汤药,每日煎服,过了十余日,病情渐渐有了好转。

    徐膺绪与柳滢曦同龄,性子文静,徐增寿比柳滢曦小了一岁,聪慧伶俐。

    三个女儿中,除了长女徐妙心已被许配给燕王朱棣,其余的两个女儿,徐妙清和徐妙怡年龄都比柳滢曦要小。

    徐达妻子谢氏因病已逝,徐达感于自己常年征战在外,妻子劳苦一生,积劳成疾以致过早离世,便未再续弦,长女徐妙心婚配之前,代母亲住持家事。

    徐妙心出嫁之后,由于徐达一直镇守北平,总领北方军事,长子徐允恭便渐渐开始担当起魏国公府的诸多事宜。

    徐允恭即继承了父亲恭谨谦和的脾性,武艺谋略亦得父亲真传,更兼聪慧儒雅,深得当今皇上的喜爱,而被选为太子随侍。

    由于和徐家兄妹的年龄差不多,所以柳滢曦很快便和众人融成一片,只是柳滢曦心中一直记得师父的嘱托和使命,也便不常常过来玩。

    倒是徐允恭,每一日都会找时间去往东苑,或者给柳滢曦带些糕点,或者是一些笔墨纸砚,又或者是女孩儿喜欢的胭脂水粉。

    柳滢曦虽则年纪尚小,却也渐渐心中对徐允恭有些期盼,高真人眼看两个小人儿越来越亲近,只心中微微叹息,未出言阻止。

    渐渐的,似乎徐达也看出了些什么,其实对于柳滢曦,徐达也是喜欢的,虽说自己现在贵为公爵,但是自己农家出身,戎马一生,并无门第之见,何况这柳滢曦年纪虽小,处事却自有一种历练和灵气,只是不知高真人是何意思。

    于是在一次与高真人对弈的时候,徐达像是闲话一般:“我看允恭对滢曦很关心,也不知道这两个孩子将来,是否有天作姻缘?”

    高真人对于徐达的询问,却只是含笑:“一切自有天数,凡事顺其自然罢了。”

    徐达闻言,只得由着徐允恭,知子莫若父,对于自己的这个儿子,徐达也是一百个放心。

    日子如此很快流逝,春节过后,徐达奉命镇守北平。

    徐达离开后,魏国公府的大小事务,也便重新交给了徐允恭。

    直到此时,高真人才发现徐允恭小小年纪,却能有如此气魄,果然有乃父之风,后来高真人慢慢察觉,这其中却也有另一层原因。

    原来当今皇后对徐家十分关怀,对徐允恭亦如亲子,常常赏赐给魏国公府一些进贡的物品,如有重大节日等,也命人协助徐允恭,也所以徐允恭胆识见识都很不凡。

    马皇后之所以对徐允恭如此抬爱,却是为了自己的爱女永馨公主,只是其中缘由,大家都不清楚,只以为马皇后见徐达常年镇守在外,而魏国公夫人谢氏早已亡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