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清了清嗓子

中樨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美女、权力与金钱最新章节!

    陈伟平听李剑生这样一说,微微一惊,看着他奇怪地问道:“这件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当时,我正巧路过那里,看见了你抢救小孩的事情经过。”李剑生解释道。

    “哦。”陈伟平点点头,平静地说道:“今天早晨跑步,正巧碰上了这件事情,我就情不自禁地做了,没什么稀奇的。”李剑生敬佩地点点头。

    看着身边这位其貌不扬的新朋友,李剑生觉得陈伟平的形象,在自己眼前,突然变得无比高大起来,大队长罗明理布置完当天的工作后,大家走出学习室。李剑生跟着陈伟平来到办公室。

    李剑生见这是一间有二十来个平方米的房间,并放在一起的有四张办公桌,靠里面的墙壁立着一个书架,上面摆满了建筑书籍。

    陈伟平在靠办公室里面的一张办公桌前坐下后,指着身边一张靠门口的办公桌,对李剑生说道:“你以后就坐这张桌子办公。”“谢谢!”李剑生冲陈伟平笑着点点头,在新分配给自己的办公桌前坐下。

    “这间办公室一共有四个人。”陈伟平说着,指着自己对面办公桌前坐着的一位姑娘说道:“她叫裘桂花,是大队的材料员。”

    李剑生见裘桂花是一位二十岁左右姑娘,中等偏胖的身材,身上穿着一套蓝色工作服,剪着齐耳短发,圆圆的脸上,白里透红,弯弯的细眉下面,长着一双黑亮清澈的大眼,玲珑小巧的鼻子,厚实饱满的红唇,以及胸前那对青春荡漾、饱满高耸、成熟诱人的双峰,高傲的向前挺立着,就是活脱脱的一个秀气端庄的大美人。“你好。”李剑生笑着对裘桂花点点头,礼貌地说道。

    裘桂花见李剑生客气地跟自己打招呼,成稳地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李技术员,欢迎你。”

    这时,陈伟平又指着里一位正在倒开水的姑娘对李剑生对继续介绍道“她叫潘金枝,是大队的记工员,比你早报到半个月。”

    李剑生见潘金枝十七、八岁上下,瓜子脸,皮肤白净,长着一双大眼睛,双眼皮,苗条的的身材上,穿着一套粉红色的连衣裙,低低的园领间是一片白嫩的肌肤和一道浅浅的乳沟。他再往下看,只见她腰间扎着一根红色皮带,细腰紧缩,衬托出一对不大。

    但挺拔的双乳,在胸前突起,二只修长的大腿,形成了一道姑娘特有的弧线,成熟性感、妩媚动人。面对这样一位漂亮的姑娘,李剑生面孔微微一红,不好意思地冲她笑了笑。

    潘金枝倒好开水后,走到李剑生面前,笑着递给他说道:“李技术员,请喝水。”“谢谢!”李剑生伸手接过潘金枝递来的开水,客气地说道。

    看着李剑生那付拘谨的样子,嘴中“格格”一笑,性格开朗地说道:“李技术员,我和你一样,也是个‘中专’毕业生,往大处讲,我们还算得上是‘学友’呀!”“是的。”李剑生点点头,看着潘金枝开玩笑地说道:“那就请你看在‘学友’的份上,今后多加关照呀!”“好说。好说。”潘金枝伸出手,爽快地说道:“来,咱们握个手,今后就互相关照吧!”“行!”李剑生高兴地说道,伸手握着潘金枝那只又软又嫩的小手,内心一阵激动,全身就像通了电似的,一阵酥麻。好可爱的小手啊!又软又滑的!李剑生握着潘金枝的手,被兴奋冲昏了头脑,都不记得放开了。

    潘金枝见李剑生紧紧握着自己的手不放,脸上一阵绯红,急忙说道:“李技术员,请喝水。”她一边说着,一边用力将手抽回。

    “好的。好的。”李剑生自知自己刚才有点失态,不好意思地看着潘金枝笑了笑。陈伟平介绍完办公室的几位同事后。

    接着又对李剑生说道:“大队工程师周海英是主管大队工程技术的领导,她今天到路局开会去了,你具体的工作,等她回来以后让她给你布置。”“好的。”李剑生点点头,笑着说道:“陈技术员,我新来乍到,今后还请你多多关照呀!”“没问题。”陈伟平答应道,站起身来说道:“走,我带你去楼下中队看看。”说着,陈伟平又带着李剑生去二楼四个中队的办公室转了一圈,将中队的人员介绍给李剑生认识后,顺便把大队的情况给李剑生大致地说了一遍。

    陈伟平和李剑生回到办公室时,已经是上午九点多钟了,陈伟平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从桌上拿过一叠图纸,仔细地看了起来。

    李剑生通过陈伟平的介绍知道,南城铁路局建筑工程公司建筑六大队的行政级别为副处级,下设四个中队,有着近千名正式职工,负责着南城铁路局管辖范围内,三个省的建筑工程任务。

    大队管理人员设有一个大队长兼任党总支书记、一个副大队长、一个工程师、二个技术员、一个记工员和一个材料员。因大队负责着邻近三省的建筑业务,流动性大,加上外地职工多,所以大队一直就建有单身宿舍。

    大队给需要单身宿舍管理人员安排了床位,供他们中午休息和住宿,为了工作方便,李剑生和陈伟平被安排在一个房间。李剑生见陈伟平在专心地看图纸,也从背着的草绿色军用书包里,拿出几本工程建筑课本,坐在办公桌上,认真地看了起来。

    他由于家境贫寒,自幼就从父母亲的身上,看到一般老百姓的种种苦衷,于是养成了发奋努力,争强好胜的性格,属于那种要求上进,干活做事的人。

    而不是那种碌碌无为,整天混日子类型的人。他要用自己勤奋的工作,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中午,李剑生因家住的比较远,所以就在单位食堂里吃饭。

    下午上班,大队安排的是政治学习。参加政治学习的人员是队部机关的工作人员和四个中队的正、副队长,二十几人集中在队部的学习室内,主持人是副大队长马鸣。

    马鸣手中拿着一张人民日报,走到坐在前排的技术员陈伟平跟前指着上面的一篇文章说道:“小陈,你把这篇报道给大家念一下。”陈伟平从马鸣手中接过报纸,高声念道:“向阳生产队有一位六十九岁的刘奶奶,一个字都不认识。

    自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展以来,她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背熟了‘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在当地传为佳话。在万恶的旧社会,刘奶奶因家里穷,上不起学,所以一字不识。

    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学好‘老三篇’,刘奶奶叫孙女教,自己白天背,晚上背,夜里睡不着觉就更要背,忘了就叫孙女教。孙女今年十岁,在上小学三年级,跟奶奶一块儿睡,每夜都要喊起来十几遍,闹得孙女睡不好觉。

    在县里、公社组织的万人、千人讲用会上,刘奶奶登台带头讲学习‘老三篇’的体会。她还组织村里五、六个老太婆,排练了七、八个宣传节目,下到各村演出了三十多场,得到了当地村民们的好评。”马鸣坐在主席台上,见陈伟平念完了那篇报道,对大家说道。

    “好了,今天的报纸就暂时学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开始讨论。”李剑生第一个发言道:“学习‘老三篇’,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讲,都是当前的一件头等大事。我们要天天读,月月读,并做到熟读,熟背,熟唱,还要活学活用,立竿见影。”

    “李剑生同志的发言,真是说得太好了。”马鸣挥动着手臂,兴奋地说道:“同志们,革命的战友们,现在,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已在全国开展起来了,形势一片大好,而且是越来越好。

    作为一名工人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我们一定要像刘奶奶那样,把‘老三篇’学深、学透,不断提高我们的政治觉悟。”

    裘桂花见李剑生第一天来上班,就得到了领导的表扬,于是对这个英俊潇洒的新同事产生了好感,冲着他笑着点了点头,轻声鼓励道:“李技术员,你的发言不错。”

    这时,坐在裘桂花身边的陈伟平,听裘桂花表扬了李剑生,心中变得不舒服起来,心想:“李剑生第一天来上班,就得了马鸣和裘桂花的表扬,我今天不把他压下去,以后可就要爬到我头上去了。”

    陈伟平眼珠子一转,有了主意:“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这三篇文章,我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现在当着裘桂花的面,为何不表现一下自己呢?”

    想到这,陈伟平接着说道:“刚才,我听了报纸上说,刘奶奶学习‘老三篇’的先进事迹,非常感动。

    作为一名新中国的青年人,又处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当中,因此,我一定要向刘奶奶学习,认真学习和背诵‘老三篇’。下面,我就背诵‘老三篇’中的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给大家听。”

    陈伟平看了裘桂花一眼,清了清嗓子,开始背诵道:“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