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七章素莲师太

忆文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奇麟异凤最新章节!

    银龙、若兰惊急中出手不及,同时一声怒叱,身形一闪,分向两侧湖面纵去,身法快如电掣。

    蒙头尼姑一桨扫空,看到银龙若兰被逼纵向湖面,立即发出一声愉快大笑。

    就在蒙头尼姑笑声出口的同时,银龙、若兰一声清叱,疾演‘星幻步’,脚尖一点挺出湖面的莲蕾,身形如风飞回。

    蒙面尼姑大吃一惊,顿时呆了,一声惊喝,疾抡手中木桨,再向扑来的若兰猛扫过去。

    若兰身法如电,木桨尚未扫到,莲足已踏上艇舷,娇躯一闪,再向湖面另一莲蕾上飘去。

    这时,银龙已落身后舷,右掌疾劈蒙头尼姑的左肩。

    蒙头尼姑闻风知惊,一声娇叱,扫向若兰的一桨,顺势一挥,再向身后的银龙打来,运桨奇快。

    银龙心头一震,身形腾空而起,木桨擦脚扫过。

    一声清越龙吟,光华大盛,湖面生辉,一道红光扑来,若兰再度飞回,手中赤晶,闪电削向檬头尼姑的当头。

    蒙头尼姑骤然一惊,吓得惊叫一声,赶紧回桨低头红光一闪,沙的一声,赤晶过处,蒙头尼姑头上笠顶应声扫下一块,一篷乌发直射半空。

    若兰一看,顿时呆了,蒙头尼姑竟有秀发。

    空中银龙一声大喝,振腕劈出一道劲风就在银龙大喝出声的同时,人影一闪,噗通一声,水花飞溅,艇身激动,蒙头尼姑已扑身水中。

    银龙心头一震,飘身落在小艇上,微一定神,脱口疾呼:“兰妹不好!”若兰不识水性,顿时慌了,轻呼一声“龙哥哥”伸臂蒋银龙的手臂握住。

    银龙心中一动,右臂运足功力,大喝一声,倏然一翻一道刚猛绝伦的强劲掌风,直击艇侧湖面。

    蓬的一声,水花飞射,艇身疾如脱箭般向后射去。

    艇身一过,水面立即露出两只雪白玉手,接著沈下水面,浮起一顶破洞竹笠。

    银龙再向水面击出一掌,艇身已至数丈以外。

    一阵沙沙响声,小艇已窜进群荷中。

    若兰低头一看,所幸木桨尚在艇上,于是俯身取起,开始用力划动水面,小艇立即应桨乱转。

    银龙一声哈哈大笑,伸手将木桨接过来。

    就在这时若兰凤目一亮,粉面立变,立即脱口急呼:“龙哥哥她又来了。”

    说话之间,神色焦急,纤手指著水面。

    银龙举目一看,只见数丈外的湖面上,波纹闪动,在皎洁的月光下,闪著银辉,水中人影,宛如一条大鲨鱼般,向著小艇游来。

    若兰惊得又伸手握住了银龙。

    银龙看罢,心中暗吃一惊,他确没想到这个带发修行的女尼姑,水性竟如此精绝的惊人。

    于是,手中木桨,轻轻一拨水面,小艇立即冲出荷群,再度进入水道。

    这时,水中人影,已游至不足两丈了。

    若兰一看,立即焦急的说:“龙哥哥,快点划嘛!”

    说话之间,水中人影,已游至一丈以内。

    银龙一声冷笑,运桨一划,小艇再退两丈,水中人影又远了。

    若兰一见,又慌急的话:“龙哥哥怎么办,这样她会淹死的!”

    银龙立即忿忿的说:“你忘了方才她要淹死你吗?”

    若兰一听,顿时沉默下来,想到这个尼姑会被淹死,心中甚为难过。

    银龙看了,淡淡一笑,慰声说:“兰妹放心,她在水里五天都不会淹死的。”

    说著,哗的一声水响,木桨已划进水面,小艇疾进如箭。

    若兰听说蒙头尼姑不会淹死,心中不安似乎平静了不少,这时见银龙仍向著数点灯光的湖滨划去,立即不解的问:“龙哥哥,我们还要去观音庵吗?”

    银龙颔首应声说:“当然要去,现在距湖岸已经没有几里了。”

    若兰柔顺的点点头,回头再看,距离浮在湖面上的那顶竹笠已有十几丈远了,水中,再看不见那道灰影。

    银龙运桨有力,小艇前进速度较之蒙头尼姑快多了。

    片刻之后,已到了湖岸,岸上一片如茵草地,十数丈外即是一座广大竹林,观音庵,就在竹林深处。

    银龙、若兰,纵身登上湖岸,回头一看,荷莲广阔,一望无边,远处湖面,在月华照射下,映出一道弧形银线,显得极为壮观。

    两人看罢,转身向竹林纵去,只两个起落已至林沿。

    游目一看,发现左前方现出一道路面,两人沿著竹林纵了过去。

    只见路面宽有一丈,俱是青石铺地,一端起自湖边,另一端直伸林内。

    两人发现湖边系著不少供人游湖的小艇,形式与蒙头尼姑那艘一样。

    银龙、若兰,沿著石路,直向竹林深处奔去。

    前进中,发现路面清洁,两侧林内并无落叶,知道庵中尼姑经常清扫,由此,也证实湖中莲荷,亦是庵中尼姑整剪。

    两人看罢,知道店夥说的是实,这座雄伟的观音庵确是一个名胜之地!香火定极旺盛。

    因此,银龙心中对那位下柬的素莲师太,有了与若兰同样的感触。

    这时,已看到十数丈外的观音庵大门,和气势雄伟的巍峨殿脊。

    臂音庵的两扇漆黑大门,紧紧关闭著,门上两个大铜环,在暗影中闪著暗淡金辉,门前耸立著一对高大石狮,看来栩栩如生。

    两人来至竹林尽头,双目不禁一亮,只见竹林边沿,距离观音庵的高大红墙,尚有数丈,庵外筑有不少小亭石凳,想是香客憩息之处。

    来至庵门阶前,发现门上悬著一方横长近丈的大匾,上面横书三个斗大金宇观音庵。

    若兰看罢,转首对银龙问:“龙哥哥,我们要越墙进去吗?”说著,游目看了看红墙上闪闪发光的绿瓦。

    银龙立即摇摇头说:“不,我们是正大光明的持柬赴约,当然由正门进入。”

    说著,已登上台阶,走至门前,举手拍了两下门环。

    由于夜深寂静,铜缓一拍,铮铮有声,遐迩可闻。

    这时,皓月当空,光华更皎洁了。

    稍时过后,银龙正待再拍,庵内已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银龙、若兰互看一眼,同时向后退了两步。

    一阵沉重的门闩声,庵门拉开一扇,立即现出一个一身灰僧袍,年约二十二一岁的光头尼姑来。

    银龙、若兰一见尼姑光头,不觉同时一楞,想到蒙头尼姑蓄发,两人俱都有些茫然了。

    扁头尼姑,面带愠色,但看了银龙,若兰两人的装束,又有些惊异,于是,稽首说:“两位施主为何夜阑打门,莫非是错过了宿头,本庵定有明文禁例,庵内不留宿男客,请两位施主另找别处吧。”

    银龙、若兰,听了光头尼姑的话,不觉又是一楞,但看了尼姑身上的灰布僧袍,又与蒙头尼姑所穿的一般无二。

    扁头尼姑看了银龙两人神色,尚以为未允入庵而感失望,因此转身就要关门。

    银龙一见立即拱手,说:“烦请小师傅禀报素莲师太,就说萧银龙,裘若兰已遵谕前来面谒。”

    小尼姑一听,立现诧异神色,茫然问:“两位施主何时接到本庵师太的请柬?”

    银龙心知有异,立即和声说:“就是今日傍晚!”

    若兰在旁又补充一句说:“我们发现师太的纸柬,已是初更时分了。”

    小尼姑一听,神色愈加惊异,略一沉讥思,讷讷的说:“莫非与刚刚逃回的三师姊有关”

    银龙一听,知是说的蒙头尼姑,因此未待小尼说完,立即连连颔首说:“是的,是的,正是那位小师傅。”

    小尼姑一听,面色微微一变,光头一点,急声说:“两位施主请稍候,贫尼即去禀报师太。”

    说罢,转身疾步走去,脚下显得矫捷轻灵。

    银龙、若兰一看,即知小尼姑颇有武功根基。

    两人目光随著小尼姑的背影举目前看,只见七八丈外的大殿,建筑巍峨,殿门大开,内悬数盏琉璃灯,射著清亮光辉。

    由于正中神像高大,看不清殿内供奉何神,根据庵名判断,想是‘南海菩萨观士音’。

    大殿阶前置一巨大香炉,院中青石铺地,左右侧殿之前,植有奇花翠竹,显得井然有序。

    银龙正在观看,蓦闻若兰低声说:“龙哥哥,想不到蒙头尼姑的水性竟高得如此惊人,听方才那位小师傅说,她已经逃回庵来了。”

    说著,又看了庵内一眼,只见大殿门内,正有几个光头小尼姑,探头探脑的望过来,接著又以警告的口吻说:“稍时见了那位师太,可要”

    若兰的话尚未落,方才进去禀报的那个光头尼姑,已匆匆走出大殿,急步向著庵门走来。

    小尼姑来至庵门,神色惊异中,面绽笑容,立即礼貌的说:“两位施主请先至静室稍候,师太即刻就来。”

    说罢,转身在前引路。

    银龙、若兰随在小尼姑身后,向庵内走去。

    经过侧殿阶前,走进大殿右侧的角门,即是一间静室。

    室内布置整洁,令人立生闲逸朴实之感。

    银龙、若兰两人就座后,即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尼姑,送来两杯香茶。

    稍时之后,门外走进一个霜眉童颜,身穿灰布僧袍的老尼姑来。

    只见老尼姑,面色红润,眼神内蕴,满面慈祥的含著微笑,手中拿著一串念珠,显得飘逸脱尘,令人望之,肃然起敬。

    银龙、若兰,两人一见素莲师太,情不自禁的肃然立起。

    老尼姑一进门,立即慈祥的含笑说:“不知两位小施主深夜来庵,贫尼未能亲自相迎,尚请两位小施主海涵。”

    银龙、若兰,知老尼即是素莲师太,听了师太的话,知道这中间定有蹊跷,于是,两人立即施礼恭声说:“晚辈等深夜打扰师太清修,已是不当,怎敢再劳师太亲迎。”

    素莲师太,立即祥和的笑着说:“两位小施主不必太谦,请坐,请坐。”

    三人分别坐好,师太首先问明银龙两人的师承,姓名,才询问两人的来意。

    银龙立即恭谨的将店中接到纸柬的经过说了出来,湖中遇到蒙头尼姑的事觉得这时尚不便说出,最后,恭声说:“这是那张纸柬,请师太过目。”

    说著,双手的将那张小纸条,递给素莲师太。

    素莲师太接过一看,立即祥和的哈哈一笑,神色间毫无一丝嗔意,接著转首对立在一侧的光头尼姑,慈祥的说:“看你三师姊可曾换好新衣,命她即刻前来见我。”

    扁头尼姑,恭声应是,转身走出静室。

    这时,银龙、若兰,似有所不悟,不觉相互看了一眼。

    素莲师太含笑问:“两位小施主,来时途中,可曾发生什么事情?”

    银龙不便相瞒,即将湖上遇到蒙头女人的经过述了一逼。

    这时,门外与光头尼姑,同时走进一个年约二十五六岁的清秀尼姑来。

    素莲师太一见,立即祥和的说:“了因,将你今夜所历经过告诉这两位小施主吧。”

    说著,指了指坐在宾位的银龙和若兰。

    银龙、若兰,立即颔笑欠身为礼。

    了因尼姑,面上微微一红,施礼见过银龙、若兰,接著有些羞涩的说:“贫尼傍晚时分赴城购买灯油,距徐州城门尚有半里,即见前面急步走来一位艳丽道姑”

    若兰心中一动,急问:“那道姑约有几许年纪?”

    了因尼姑,略一沉思说:“那时天色已经暗下来,我没能看得十分清楚,想来不会超过三十岁。”

    说著一顿,神情略带愠色,继续说:“道姑急步匆匆,神色显得有些焦急,在经过贫尼时,极注意的看了贫尼一眼,突然急扑过来,贫尼不知艳丽道姑心怀诡谋,竟被她出手擒住。”

    了因尼姑说至此处,清秀的面庞上,又掠上一层羞忿红晕。

    银龙似有所悟,正待问话,了因尼姑继续说:“艳丽道姑,将贫尼逼至无人之处,点了贫尼麻穴,急将僧衣脱下,一并拿走,幸遇一位功力深厚的老人,为贫尼解开穴道,并将贫尼护送至湖边,但乘去的小艇已不见了。”

    若兰已然大悟,急声问:“那个艳丽道姑,可是身穿乳黄道袍,外罩粉红短袖对襟长夹衫”

    了因尼姑未待若兰说完,立即颔首说:“是的,是的,手中尚拿著一柄玉拂尘。”

    银龙立即忿忿的说:“那就不错了,正是以媚术害人的妙妙仙姑。”

    了因一听是妙妙仙姑,面色不觉顿时一变,目光立即望了师太一眼。

    素莲师太,低声宣了声佛号,神色依然平静的说:“想不到竟是这孽障玩的玄虚!”

    扁头尼姑未待素莲师太说完,俯首立掌,急上一步,恭声请命说:“弟子愿即至湖上除去这个不守清规的佛门败类。”

    说话之间,眉宇带煞,双目闪光。

    素莲师太,立即肃容正色说:“恶人自有恶人除,妙妙仙姑造孽过甚,终难逃脱劫数,只是时机未至而已,你不可为此妄动嗔念,损害你自己的修为素养。”

    扁头尼姑俯首应是,依然退回原处,神色立即恢复静谧。

    银龙、若兰见事情已经大白,立即起身告辞,同声歉然说:“晚辈等初涉江湖,阅历浅鲜,遇事不能慎思精辨,以致贸然前来打扰师太清修,现在夜已更深,晚辈等就此告辞,失礼之处,尚请师太见宥是幸。”

    说著,双双躬身施礼,一揖到地。

    素莲师太慈祥的呵呵一笑,伸手相扶,说:“现在天色已是三更,两位小施主,半夜奔驰,想也有些饥饿,就在庵内进些斋饭再走不迟”

    银龙、若兰,未待师太说完,慌忙接口说:“惊扰师太过久,晚辈等心甚不安,且明日仍须赶路,师太盛情,晚辈等心领了。”

    素莲师太见两人决意离去,也不再挽留,转首对两个光头尼姑慈祥的说:“两位小施主因事不便在此久停,你俩可代为师送两位小施主过湖。”

    说此一顿,神色略现肃容,继续说:“送至即回,切勿生事。”

    两个尼姑同时恭声说:“弟子遵命。”

    银龙本待待推辞免送,继而一想,小艇无人驶回,因此话至口边,又停止了。

    五人走出静室,素莲师太一直送到庵门,才说声保重转身走进庵内。

    银龙、若兰随在两个尼姑身后,沿著青石大道,直奔湖岸。

    这时月华似水,夜风徐吹,两侧竹林,发出轻微的沙沙响声,一轮皎月,高悬中天,显得又亮又圆。

    来至湖岸,凉气扑人,送来阵阵清馨气息,湖面翠荷中,不时传来鱼儿跃出水面的清脆声音。

    两个尼姑,迅速解开一艘较大游艇,银龙、若兰,飘身落至艇上,两人并肩坐在艇前。

    桨荡水响,艇身似箭,沿著水道,直向来时的方向驶去。

    片刻不到,已驰出荷群,湖面依然静止如镜,小艇疾进如飞,较之在荷群中尤快,两舷已发出啪啪水声。

    银龙、若兰互看一眼,知道身后两个尼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