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救人的神仙爷爷

墙衣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嫡女明玉最新章节!

    那些散在四处的民众一开始是持观望态度的,这群官兵虽然和他们以往看到的官兵不同,但心中还是抱有疑虑,待看到这些官兵是真的在干活,一个个在太阳底下满头大汗,却连口水也顾不上喝的时候,一个个慢慢围了上来,也都开始帮着干起活来,还有人从家里拿来了水壶和碗,热情的将一碗碗水端到了各位官兵的手上。

    所以说,百姓是天底下最善良的人,他们从不记仇,而官府只要为他们做了一点点好事,他们都会感激涕零。这种感激终于在官兵在一栋倒塌的房子底下救出一个人时达到了顶点。

    先前他们只是发现被房梁压着的床上躺着一个老妇人,以为又是一具尸体,谁知,一个官兵上前一摸,居然还有热气,还有气息,不由大叫:“她还活着,这里还有个活人。”

    所有人顿时呼啦一声围了上去,待几个官兵将那老妇人抬了出来,一个来帮忙的眼尖,认出了这老妇人,立时道:“这不是小货郎他的瞎子娘嘛。”一边用力的喊了起来:“小货郎,小货郎,快来,你娘找到了,还活着咧,还活着咧。”声音里充满了喜悦和激动。

    只见一个年轻男子推开众人,跌跌撞撞的奔了过来,看见门板上的那老妇,立时嚎啕大哭了起来:“我的娘啊,儿子可找到你了,儿子找得你好苦啊。”那年轻男子手上满是鲜血,这时却一点也不顾,只抱着自己老娘痛哭,哭着哭着就给几个抬着门板的官兵给跪下了,直磕头说谢谢军爷,救民之恩,来世小子做牛做马来报。

    日常伶牙俐齿的众官兵一个个都趴了火,只讷讷道:“没什么,没什么。”又有街坊出来劝,“军爷还要救人,你小子别碍事儿,快抬着你娘去找大夫看看吧。”那小货郎才又是哭又是笑的站了起来,又鞠了好几个躬,央求几个街坊帮忙抬着老娘去了。

    只听见一个街坊在后头喊道:“抬去顺天府衙门,皇宫里头下来的太医在那里免费问诊,不收钱的,带你老娘去看看。”那小货郎转身应是,又冲一群人连连鞠躬,这才去了。

    原来,这男子是一个货郎,姓肖,街坊四邻都叫他小货郎,平时走街串巷贩卖些针头线脑的为生,有时也跑远一点,去周边的郊区乡下,那里东西好卖一点,不过去远一点时间便要久一点,有时一去便是三四天。家里只有一个瞎子老娘跟着他过活,娶不上媳妇,是个好点的都看不上他家这条件。他要是跑远一点卖货呢,就会给瞎子老娘准备好三四天的水和干粮。

    这一次,小货郎又要出远门,照旧在床边给他娘放下了水和干粮,交待了一声便出门了,谁知,赶回来才知道出了地震这回事,他急急往家里跑,一看,家里早已经被地震夷为平地了。

    有必要交待一下小货郎住的这地方,靠近朝阳门,住的都是穷人,房子挤得密密麻麻,这在现代类似于平民窟的地方,这地方受灾重是有原因的,一个房子烂不结实,地震一来就都倒了,二是人口密度大,住的人多,可不砸死的人就多了嘛。

    小货郎回来一看,这一片都夷为平地,他根本就分辨不出自己家的房子在哪儿了,因此,只能在靠近自己家那一片的地方到处找自己老娘,看到差不多的房子就用力喊老娘,用手挖废土碎瓦,用肩扛那梁柱木头,这么一两天,手都磨破皮出血了,嗓子都哑的说不出话来,还是没找到他老娘,街坊四邻都劝他,不用找了,肯定早就没命了。小货郎不肯走,还是要找,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谁知竟真给他找到了。

    不过半天,这故事就传遍了整个顺天府,人人唏嘘,那瞎子娘是个好命的,有个好儿子,竟真让他儿子给找到了,应该是她儿子孝心感动上天,让她得救了,不然,在地里头埋了这么些天,不渴死饿死也该闷死了。

    又有人说,也不算他找到的,应该说让官兵给救了出来。也不看看,那是一般的官兵嘛,那可是圣上爷爷给派下来的,圣上是天上的神仙投身的,他派下来官兵,那还能有假,定也是天兵天将,那是小货郎她娘有福,给天兵天将救了。

    传到最后,简直是个神话故事了,都说小货郎她娘抬出来连气都没了,是被那天兵天将不知施了什么仙术,又活了过来,什么,您不信啊,去顺天府衙门里头看看去,那小货郎的瞎子娘活蹦乱跳的在那儿,又能喝水又能吃东西,那可是在地底下埋了七天七夜啊,换你,你试试,看你活得了活不了。

    到后面,李朝风带着底下人打街上一过,都会引来围观,还有人朝他们跪下磕头,道:“神仙爷爷来救我们了。”其实,小货郎他娘纯粹是因为幸运罢了,那梁柱正好倒在了她家的床顶上,形成了一个空间,再加上整栋房子都是木结构,有缝隙就有空气,小货郎离开时又为他老娘准备了三四天的水和干粮,他老娘才能活了下来。不过百姓可不知道这些,只能越传越玄乎了。

    这边官兵施救还算顺利,另外两处却让刘友直犯了难,一个粥厂,当初只预估了三个粥厂的粮食需求量,谁知远远不够,后来又加了五个,就这,队伍还从早排到晚,没见人少的时候,当初准备的粮食一大部分又让陈家同带去了三河县,如今他们的储备粮食不够了。另一个便是这免费为伤患治病,太医署不过来了十几人,人手根本就不够,从早忙到晚没有歇的时候,有一个医官因为年事已高,连着熬了两个晚上,身体熬不过居然昏厥了过去,还有那药,他们来的时候根本没带那么多药来,如今已经给轻伤患停药了。

    刘友直明白,一旦停粮短药,此后引发的骚动只怕会将这救灾刚刚取得的一点点成果全给毁了,只怕还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不,这粥厂一定不能停,义诊也得继续下去。

    刘友直只得去找了顺天府的府尹赵大人,道:“赵大人,感谢这顺天府上上下下对我们灾后救助处的支持,下官一定会向皇上禀报大人的义举。”

    赵府尹脸上笑开了花,却连连摆手道:“刘大人客气了,客气了,你我都是为了这顺天府的百姓嘛。”

    刘友直拱手道:“大人高义,下官还有一事想求赵大人襄助。”

    赵府尹连连道:“刘大人请讲,只要我赵某人能办到的,决不推辞。”

    刘友直道:“下官想向大人,借粮。”

    赵府尹立时变了脸,失声道:“借粮?”

    刘友直点头,道:“如今这粥厂每日里运行下来得需要不少的粮食,下官算了一笔帐,目前下官手里的粮食只能再撑一日,再过一日,这粥厂只怕就无米下锅了。下官知道,这顺天府衙里头还有一批官粮,赵大人可否将这批粮食借给下官救急,下官马上去调粮食来,一定会帮大人将这个缺给补上的。”

    私自动用官粮可是渎职大罪,赵府尹自然不会轻易答应,这也是刘友直到最后才来求他的原因,但凡有别的法子,他都不会向赵府尹提出这个要求。

    只见赵府尹沉思了下,道:“这不是一件小事,本官要和众同僚商议之后再回你。”

    刘友直松了一口气,没有直接回绝说明还有转机,忙道:“大人请便。”

    赵府尹派人将府丞、治中、通判等几人都叫了回来,说有大事商议,说了刘友直想借粮的意思。众人面面相觑,这开仓放粮可不是小事,弄得不好,可是要砍头的。

    毛府丞立时就说了:“大人,这粮我们不能借,我们并没有收到上级的命令开仓放粮,擅自动用可是要被追究责任的,只怕我们头上的这顶乌纱帽都保不住。”

    赵府尹已转了好几圈,他心中也是七上八下,听毛府丞这么说,却突然转换了念头,拿定了主意。冷哼一声道:“事急从权,再说,不是说了是借吗?只要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这粮出过仓。”

    另一通判姓冷,历来最会揣摩人心,他看出来了,赵大人不知为了何原因,一力的想要帮刘友直几人,反正出了事朝赵府尹身上推便是,犯不着为了这个得罪自己顶头上司,忙道:“大人言之有理,如今救人要紧,总不能看着我们治下的百姓活生生的饿死,就算上司知道了,也不会怪罪的。”

    赵府尹点头道:“还是冷通判心系百姓,本官甚是欣慰。这借粮一事,就由冷通判你负责吧。本官心意已决,其他人等,不必多言了。”那姓冷的通判如大热天里吞了一颗热碳头,真是吞也不是,吐也不是,看着几人似笑非笑的看着他,只得道:“是,下官遵命。”

    那毛府丞日常便看这冷通判不顺眼,认为他是个不学无术爱拍上司马屁的家伙,这时见他吃了个闷亏,心里笑道:“活该你小子倒霉,拍马屁拍到引火烧身,出了事,看你怎么解释,我只推说不知道便罢了。”也就不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