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觉醒

墙衣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嫡女明玉最新章节!

    明玉草草用了司膳司送来的早膳,坐在由四个小太监抬着的肩舆上,朝出了景和门。因昨晚上的地震,司膳司也遭了灾,故而早膳送来比往常晚了许多,也简陋的很,不过这时,也无人计较早膳的好坏,因为都有更重要的事要忙。

    红芍扶着肩舆问道:“娘娘这是要去哪儿?娘娘不发话,奴才们都不知道怎么走。”

    明玉淡淡道:“先在东一街上走走吧。”

    红芍满腹不解,却还是去交待了开道的太监。

    坤宁宫和乾清宫相交处,朝东开是景和门,朝西开便是隆福门,打景和门出去,便是东一长街了,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皆在此长街东边,再向东穿过广和左门,便到了东二长街,一路上由南向北下去分别是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景阳宫再北,则是房五所,宫正司六尚局皆在此地。

    明玉由东一街转到东二街,又去了房五所,一路上并不只是逛,见到损毁严重的宫殿也会进去看看,有时还会和里头的宫人交谈上一两句,红芍这才明白,主子这是亲自来查探这宫中因地震导致的损坏程度,以及各宫的伤亡情况。

    一路看下来,明玉发现了许多不曾发现的问题,或许,她早就知道会有这些问题,不过自己蒙住了自己的眼睛,不去看罢了。

    地震不过是天灾,这时的建筑大多是木结构,倒塌下来,当场砸死的人除外,其他砸伤压伤的人都很容易就被救了出来,不像现代,那些钢筋水泥混泥土结构的楼房一旦倒塌,压在里头的人没有大型工具,光靠徒手很难挖出来。

    如今,各宫已经都在进行善后事宜,宫里头人手充足,物资上也不会短缺,灾后恢复不过是快慢问题。

    更严重的其实是人祸,明玉发现,这宫里头上下几千名宫人,光她看到的不过几百宫人而已,然而窥一斑便知全豹,她不过只走了一遭,便知道了宫人的生存状况有多糟糕。倘若不是走了这一趟,她根本就不会看到,这皇宫里头宫人之间差别等级的巨大,有人光鲜亮丽,过得比主子也不差,有人却饥寒羸顿,过得比那猫狗还不如。

    若是跟了个好的主子倒也罢了,日常有赏赐,走出去也高人一等,那些在空置的宫殿里当差的宫人,特别是在一些在各局各司服役的宫人,就明显辛苦的多,打扮上也寒酸的多。而且越是处在低层的宫人越没有生活上的保障,他们一日三餐由膳房里统一支领,他们的份例银子和四季衣裳由宫里头统一发放,听起来什么也不缺,但实际问题大了,这些都是由各宫的管事宫女跟太监总管们支配着,克扣月例银子是惯例,宫人们敢怒不敢言,这宫里头甚至有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宫人存在。

    更有甚者,宫人病了不许请医延药,病了的宫人会被送到养蜂夹道上的安乐堂去,一旦送出去了,回来的机会微乎甚微,也许因为无人看护扛不过一命呼呜,被一把火烧成了灰烬,也许命大福大扛过去了,却被发落到宫外的浣衣局或其他局司当苦役,在辛苦的劳作中再一次耗尽生命。

    加上自开国以来,宫里头从未有将宫女放出宫去的先例,一旦入宫,宫门深深,便再也没有出去的一日,有些幽深闲置的冷宫中,白头宫女不在少数。不少宫女,在灰心绝望中走完了一生。

    明玉一路上碰见的都是面目麻木的宫女,她们不再像往常般在她面前露出恭顺斯文的微笑,许是这地震的缘故,突生的变故让人失去了伪装的能力,只能依照本能行事,她们麻木的来去,收拾着灾后的残局,搬动着自己同伴的尸体。

    明玉回到坤宁宫之后,一个人静坐了许久,这一日的所见所闻让她震撼,同时她也开始怀疑起自己来,她以前一直觉得自己只是个外来者,总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冷眼旁观着这一切,也害怕她做了什么改变了原本历史本应该有的进程。

    原来,她错了,自打她在这世界重生,这历史就不可逆转的因为她而拐了弯,再也回不到从前,不是她自以为是的什么都不做就可以恢复如初的。难道老天爷给予她再活一次的机会,就是让她做个生命的旁观者吗?

    不,她再也不要像以前那般浑浑噩噩,得过且过,这次地震像是给她敲响了警钟,在崇高的生命面前,只有努力的活着,才不辜负上天赋予她生命的意义。她也许无法改变这个世界,但她可以从改变周围的环境一点一滴的做起,只要努力过,就不算白活了一场。

    下了这个决定的明玉如释重负,她拿过上午写写画画了一大张纸的东西过来,接着在上头又添了几行字,边写边咬着笔杆思索着,涂涂画画了好半日。

    红芍进来时,见主子还趴在桌子上写些什么,不由嗔道:“娘娘,您怎么还在写呀,自打外头回来就没歇过,手上可还有伤呢,也不顾着些。”一边说着一边去点亮了一旁的灯,接着道:“这都该掌灯了,娘娘还是停笔吧,小心伤了眼睛。”

    明玉正奋笔疾书,听了敷衍道:“就快好了,就快好了,我的好红芍,你去看看饭送来了没?皇上今儿个可在咱们这儿用晚膳,怠慢了可不好,也只有你去我才放心。”

    红芍一边嘟囔着又支开奴婢,一边心里头也确实放心不下,再三叮嘱着旁边的小宫女儿好好伺候娘娘,这才去了。

    晚上,承平帝果然来了,带着满脸的疲惫,告诉明玉,京里头灾情比较严重的是崇文门里一带,那里商铺多,人多,地震之时走了水,一大批商铺都被烧光了。而远在百里之外的三河县灾情最是惨重,街巷旧道俱毁,尸骸狼藉。此次地震共计灾户有一千来家,灾民五六千人,倒塌居民瓦屋、草房有一千来间,死伤者五六百人。这还只是初步统计,具体的数据要待户部调查清楚之后才会呈报上来。

    除了为数众多的百姓在此次地震中受到伤亡,还有不少官员也在这次地震中或死或伤,其中内阁大学士林学怀、礼部郎中左春明不幸身亡,有伤者更不用提,就是今儿个带伤上朝的就有几个。

    明玉见承平帝说起这个来满脸沉重,也叹了口气,劝慰道:“皇上也别伤心了,天灾不可避免,如今最要紧的还是相关灾后救助工作,百姓们目前最需要的也是这些。”

    承平帝好奇不解道:“什么叫灾后救助工作?”

    明玉发觉自己一时不察,竟将现代术语也拿出来说了,怨不得皇帝听不懂,不由掩饰的笑了笑道:“就是那些在地震中受了灾的百姓,由官府出面,帮助他们救治伤者,收敛无主死尸,还有房屋重建,以及给三餐无继者提供食物等等。”

    承平帝听完笑道:“灾后救助,倒也恰当,不过官府可不管这些东西。”明玉大奇,听了承平帝的解释之后才知道,原来,像这种小范围的天灾,官府并不会参与进去,主要还是依靠民间百姓自己自救,当然,也有些民间力量会伸出援手,不过施舍些粥饭,再大力些,修复损毁道路桥梁等等,这便是主要的救助力量了。

    明玉不赞同道:“这么大的天灾,仅仅靠百姓自救怎么够呢?很多事情,只有官府出面才能高效迅速的完成,比如尸体的收敛工作,假如遇难者的遗体不及时的掩埋处理,如今天气这么热,一旦腐烂很容易带来瘟疫,再比如说,那些家里遭了灾的百姓如今吃什么?住哪里?这都是最基本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很容易引起骚乱。”

    承平帝点头道:“皇后此言有理,朕记得早几年四川某处地震,就出现过人吃人的事儿。若朕的臣子们也都如你这般想就好了。他们只会说,按照往年惯例该怎么办、先帝爷说过什么之类的,脑筋迂腐的很。”

    明玉道:“他们不这么想是因为没想到,如今臣妾既然想到了,就应该这么做才对。”明玉想了想,又加了一句道:“况且,这么做也能让官府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更高,让皇上您在百姓中的声望更好。”是这么说的吧,明玉记得在现代的时候天天听电视里这么宣传,要提升政府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承平帝被明玉后面那句话给打动了,他如今刚登极不过几年,百姓中甚至有不知道他是谁的,在这朝堂上也没什么威慑力,亟需做一两件事来树立威望。他道:“皇后似乎有什么好法子。”

    明玉笑道,“臣妾写了个东西,想请皇上看一看。”说罢拿出她写写画画涂涂改改了一天才弄出来的东西给皇帝看,她原本也不懂,不过死之前刚经历了一场大地震,电视里天天宣传报道,耳濡目染之下也知道了一些东西。

    承平帝接了过去,只扫了一眼,便被上头闻所未闻的方法给吸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