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御景亭登高

墙衣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嫡女明玉最新章节!

    这内廷有个园子建在坤宁宫后头,坐落在整个内廷最北面,人称后苑,明玉一行人去的便是那里。

    后苑有个堆秀山,上筑御景亭,可登高眺望四周景色。明玉每次到园子里逛,都喜欢上去坐一坐。身边伺候的人都以为她喜欢上去是因为那上面景色好,只有她自己知道,不是因为景色,而是因为,站在御景亭上远眺,可以看见皇宫北门。

    皇宫北门驻守着一队府军卫,120人左右,他们日夜在北门一带夹墙内巡逻,拱卫皇宫安全。这120人由一个把总指挥带领着,分为5班,每一个时辰换一次班,六人留守北门,其余人沿北门夹墙来回巡逻。

    快午时,又到了换班时间,王大虎叫醒了一旁闭眼假寐的李朝风,两人着装整齐,同班里其他侍卫汇合,去北门换防。

    这府前卫属于亲军上十二卫,亲军上十二卫是负责护驾左右、护卫宫禁的皇帝侍卫禁军,这些军士都是通过从各卫精选以后经严格训练才入选的,个个身材健壮、武艺不凡。

    王大虎便是从怀来卫选拔上来的亲军侍卫,长得五大三粗,膀大腰圆。同一班的其他侍卫也都差不多。故此一开始对新来的李朝风看不顺眼,多有挑衅。一来李朝风并非通过选拔上来,听说是通过关系安插进来的,曾经也是大户人家子弟;二来李朝风长得身材削瘦,白净俊秀,待人冷淡面无表情,总给人一副看不起人的感觉。自然让那批五大三粗的汉子看不惯,找机会总嘲笑刁难李朝风。

    王大虎便是其中最热衷的一个。后来,因为一件事情李朝风和他们几人打了一架,他们这才发现小瞧了这个人,李朝风武艺一点不比他们差,而且打起架来那拼命的狠劲儿他们谁也比不上,这才心悦诚服。王大虎和李朝风还成了最好的兄弟,所谓不打不相识便是这般来的。

    王大虎有时也奇怪,看李朝风通身气派,听说是大家出身,不该来做一个小小的侍卫,不像他们,大多军户出身,没得选择。不过李朝风从未跟他们提起过自己的出身,王大虎一群糙汉子,也不以为意,从来不问。

    这边,明玉进了后苑,又不知不觉逛到了御景亭,她遣了随同众人,只带了红芍登了上去。红芍见她呆呆朝北门望去,误以为她想家了,因为出了北门,穿过门前一片大广场,便到了宫外。她不由安慰道:“娘娘可是想家了?也是,打进宫来便再没出去过。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

    明玉笑了笑,不作答。对她来说,符府和这皇宫一样,都不是她的家,她的家在哪里,她也不知道。她只是认真分辨着北门前几个站岗的侍卫,一个个看过去,在心里摇头,不是他,不是他。

    承平二年重阳节的时候,皇帝带着她们来这里登高祈福,正是在那个时候,明玉无意间远眺,突然发现了北门站岗的侍卫中有一个熟悉的人,她一眼便认出来,是李朝风。

    明玉在嫁进皇宫的前一天,符府大宴宾客,亲朋好友都来送嫁。已经嫁为人妇的柳娉婷也来了,柳娉婷说,她是受李英之托来的,还送上李英托她带来的贺礼。

    明玉这才知道,原来卫国公府被人参了一折子,说是李闻在国丧期间饮酒****,罪行昭昭,卫国公管束不力,理当同罪。李闻便是卫国公老夫人的嫡幼子,李英的父亲。

    新帝闻言大怒,将李闻打入大牢,卫国公也被削了爵。卫国公老夫人更是一听到这消息,怒极攻心,昏迷了过去,此后便再也没醒过来。如今卫国公府早没了,李家众人分了家,都搬出去住了。

    李英父亲被投入大牢,因受不了牢里的生活,不过一月,便病死在了大牢里面。所谓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便是这个道理。不过眨眼间,曾经的富贵权势烟消云散。

    李英在家守孝,故而未来给明玉送嫁。又听说,李英打算随母一同去山西投靠舅舅,怕是此生再没有见面之日,特地托柳娉婷来说一声,跟明玉道个别。

    明玉听完一阵唏嘘,不过几个月前她们一群人喝酒游湖,还是那般繁华光景,如今便走的走,散的散,再也聚不到一起了,这在当时谁又想的到呢。

    当时柳娉婷还感叹道:“去山西了也罢,她可还未说亲呢,在这京师里,名门望族是不用考虑了,但让她嫁入那些子小门小户又屈了她那般人才。”柳娉婷没说的是,李英还算好的,有母亲肯为她打算,其他几个庶出的,更是没了指望。听说三房的李霞,被许给了一个四十几岁的刑部郎中做填房,这在以前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柳娉婷说了这些,便被请到外头招待去了。明玉后来并未听到李府其他人的消息,想来也不好。谁知竟在这皇宫北门守门侍卫里看到了李朝风,想起两人之前的种种,不由感慨。

    后来,她便如着了魔似得,总爱到这御景亭来望一望,如今她一眼便能分辨出来,那站岗的侍卫中到底有没有李朝风。李朝风的站姿和别人不一样,穿着一般的盔甲,总感觉他更挺拔些,更英武些。

    明玉也知道,她这么做迟早会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奈何总管不住自己的腿,自己的眼睛。

    也许,韩朝风曾在她最绝望的时候以救世主一样的身姿骑着马出现,在那一刻便在她心底埋下了种子,她将韩朝风看做了希望和救援。现在她在这宫里,何尝不是被困在泥沼中,身子慢慢下沉,她多么希望韩朝风也能像上次一样将她救出这泥沼,带她去一个自由的地方。

    但今天符太贵妃的一番话让她惊醒,她不再是小小的明玉,她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她的一举一动被无数人看着,她不能任性而为,甚至不能有自己。她,不过是这世界最尊贵的传宗接代的工具罢了。

    明玉站了一会儿,确定那下头没有想看的人之后失望的回了头,对红芍道:“我们走吧。”她下定了决心,这是最后一次,她再也不会到这御景亭来。

    回了坤宁宫,明玉懒懒的躺了一会儿,觉得浑身发冷,身上无力起来。许是在那御景亭上吹了风,受了寒气,竟生起病来。明玉听着红芍急着唤人去请大夫来瞧,心下想,这下好,就算不想请御医来瞧也不成的了。

    不多时,听宫女来报说御医来了,红芍扶着明玉起身更衣,坐到了幔子后头。

    御医姓钱,在太医院诸位御医中医术算是数一数二的,这钱太医进来并不敢四处张望,被宫女引到一幔前站定,幔前还站着一圆脸的宫女,笑着道:“劳烦钱供奉了。”忙搬了一把小杌子,放在那幔前一小几前,小几上一小枕头,一只葱白玉润的手从那帐幔里伸出来,放在了那小枕头上。

    钱太医一屈身坐下,按着脉息诊了半日,又换了另一只手,诊了半日,如此才起身,正待退出去,听帐幔里头一女声道:“钱供奉留步,本宫有事想跟钱供奉请教一二。”

    钱太医知是皇后问话,忙欠身道:“不敢当,娘娘请讲。”

    “不知本宫这病如何?”

    钱太医忙道:“回娘娘,不碍事儿,不过偶感一点风凉,连药也可以不吃,不过注意保暖,饮食上略微清淡一点儿罢了。”

    幔子后头沉默了半晌,才又问道:“本宫自进宫以来约两年时间,从未请过喜脉,可是有甚不足之症?”

    钱太医迟疑道:“这,娘娘的脉息,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并不见有何不足之症。若娘娘心有疑虑,如今写个方子在这里,不过强身健体罢了,先按方煎几剂吃吃看,若吃着好,便多吃几剂,若没甚用处,便停了不吃也好。”

    那幔后头传来声音道:“如此多些了,请钱供奉出去用茶。”

    于是又有宫女上前领着出去,到一旁的书房奉茶,钱供奉用完茶,写下方子,便告退了。

    明玉昏昏沉沉的躺了一下午,只说没胃口,并不曾进食。到了晚上,竟似又严重了起来,红芍一摸,额头烫的跟火烧似得。不免又气又急,骂中午来的钱太医是个庸医,连方子都不开,哪里叫看病。忙张罗着又要去请太医,还叮嘱人道,问明来的太医姓什么,姓钱的可不要。

    正忙乱间,承平帝带着韩石几人到了坤宁宫,红芍如见了救命稻草,忙跪下请安,又道:“娘娘病了,如今躺在榻上,身上火烧似得,奴婢正遣人去请太医呢。”

    承平帝忙去了西暖阁,果然见明玉躺在那里,伸手一摸,额头烫手,满脸通红。不由对在一旁伺候的红翘急道:“你们如何伺候主子的,怎地都烫成这样了还才叫人去请太医来。”

    红翘分辨道:“如何没请,上一个钱太医才走的,说娘娘不碍事,不过偶感风凉,竟不用吃药,睡一觉便好了。谁知,到了晚间,娘娘竟病的愈发严重起来,这才又叫人去请太医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