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新帝登基

墙衣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嫡女明玉最新章节!

    话说韩石传令下去,禁止任何人等,未奉诏出入禁中。只见一队队甲胄鲜明的侍卫队各自由带刀军官带领着,迅速封锁了各处进出口。

    尚在家中熟睡的各大臣们被宫里来的人叫醒,草草穿好衣服,便匆匆入宫了,他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是宫里面出了大事。只有符节卿,一早收到了消息,说今晚必有变故,故穿戴整齐一直在书房里候着,这时在一群衣冠不整的大臣中显得特别鹤立鸡群。

    因住的远近不同,这群人也并不是一起进的宫,先到的便被太监引至文渊阁歇着。这群人除了位列九卿的六部尚书及通政司使、都察院都察使、大理寺卿,就是内阁的几位大学士,这时不免凑在一起谈论起来,连夜召他们几位进宫,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几乎人人心里都预感到了,怕是皇上不好了,不过不敢说出来罢了,因而都脸色沉郁,窃窃私语。只有符节卿闭目不语,巍然不动,坐于一太师椅上,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不多时,最后一位被宣召进宫的大臣气喘吁吁的跑来了,便有一太监领着他们去了养心殿。他们一行人一靠近养心殿,早有人通报了进去。

    养心殿内,皇帝寝宫中,只剩下皇太后、王皇后、符贵妃、清妃及文宣帝唯一的女儿安泰公主在内,几人都哭的眼睛肿的跟桃子似得。正抽噎着,听报说诸位大臣都来了,慢慢都止住了哭声。

    皇太后道:“皇帝说走就走了,只留下我们几个弱质女流,哀家也不瞒着你们,皇帝有什么遗命是哀家也不曾知道的。如今众臣工来了,今日也顾不得那许多避忌,你们便随哀家一同去见见吧。有什么也好一同拿个主意,到时候别说哀家亏待了你们哪个。”

    符贵妃忙说:“不敢,太后一向待我们几个如亲生女儿般,我们几个都是心里记着的。”王皇后却跟泥塑木偶般,只是木然,清妃只顾搂着安泰公主抽噎。

    皇太后环顾了这几人一眼,心下里叹息,这几个儿媳妇精明的太过精明,软弱的又太过软弱,只怕以后难有太平日子,说不得她还得撑上一段时间才成。只得强忍住悲伤,对韩石道:“将人带到外间,我们隔着帘子见上一见。”

    众大臣听说皇太后召见,便是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不多时被带到了养心殿的外书房内,那书房分为内外两间,一道帘子隔开了,只见帘子后头隐隐约约坐着许多人影,虽然看不真切,但应是皇太后并宫中女眷无疑。诸大臣一个个都低着头,跪下道:“参见太后娘娘。”并不敢四处打量。

    只听见里面一女声道:“连夜召诸卿家进宫,是哀家的意思。实是此事重大,不得不召各位卿家前来商议。”说罢停顿了一下,才听见那声音强忍住哽咽道:“皇帝,驾崩了。”

    听到这句话,跪于地上的大臣们都伏地痛哭起来,更有一位内阁大学士叫林学怀的,已届七十岁高龄,更是昏厥了过去。左右太监上前掐人中的掐人中,捶胸脯的捶胸脯,才将林大学士救了过来。

    帘内众女眷见状不免也是一顿抽噎,帘内帘外哭成了一片。如此乱了半晌哭声才慢慢歇了下来。

    皇太后原已哭了好几场,这时先收住了哭声,道:“众卿家对皇帝的心哀家是清楚的,不过,如今还要仰仗诸位同心协力,助我大秦度过此道难关。诸位还是先别哭了,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

    于是,哭声渐渐停了,几位大臣本来表演的成分居多,为人臣子的,听见主子去世,岂有不放声痛哭的道理,悲痛失常也是应该的。

    这时听见皇太后问该怎么办,一干众人都沉默了,并不是不知道,而是该怎么说,该谁去说都犯了难。

    皇太后见都不说话,点名道:“符卿家,你一向深得皇帝看重,你说说,该怎么办。”

    符节卿跪着膝行上前一步,道:“秉太后,依臣看,目前有两件事迫在眉睫,一是这大行皇帝的殓葬事宜,还有便是,新帝继位事宜。这殓葬之事自有常例,不难办,关键是这新帝继位之事,国不可一日无君,这新帝…还请太后裁夺。”

    皇太后道:“符卿家言之有理。这新帝之事,大行皇帝因骤然去世,也未曾对哀家说过。不过,听韩石说,大行皇帝曾留下遗诏,此刻在他手上,想必皇帝有过交代。”说罢对韩石道:“如今诸大臣都到了,去将那遗诏拿出来吧。”韩石领命去了。

    不多时,手里捧着一个紫檀木匣子出来了,打开,里面赫然是几卷圣旨。韩石将大行皇帝遗诏捧出,奉给了皇太后。

    皇太后看着这几卷遗诏,并不打开,只是对身边的宫女道,“去,将此遗诏交给诸位大人,当场宣读。”

    早有内阁处一日常伺候皇帝拟批奏折的姓钱的大学士接了过去,打开遗诏一一宣读了起来。

    念到立载德为帝的时候,所有人脸上五味杂陈,有沉不住气的更是低呼了起来,载德确实是一匹杀入重围的黑马,之前很多人根本就不看好他。没有人看见,低头跪伏着的符节卿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他此刻心内才松了一口气,他们成功了。

    听完大行皇帝遗诏,诸大臣内心或喜或悲,活动不一,但就算有人怀疑这遗诏的真假,也不敢当场嚷嚷出来。

    符节卿是早就得到消息了的,这时一听完便伏地大声道:“谨遵大行皇帝遗旨。”他那一派的也都纷纷伏地叩头道:“谨遵大行皇帝遗旨。”

    剩下的或中立或是挺王派,形势所逼,也只好跟着叩头,且这遗诏并非对他们全然无利。如此,王大学士成为了帝师,对他们内阁派的影响力只会更大。

    既然对遗诏毫无异议,剩下的事情便简单多了。皇太后立即派人去请安逸王载德,即刻到养心殿来。

    这边诸臣商议,很快以礼部尚书李全安为首,成立了一个全权负责大行皇帝殓葬事宜的治丧委员会,来处理大行皇帝身后事。另以吏部尚书符节卿为首,负责新帝登基事宜。

    安逸王载德很快赶到了养心殿,由太监先引入了养心殿内,只听见殿内很快传来痛哭之声,好一阵子,才红肿着双眼引到这外书房来。一进外书房,载德扑倒在地,道:“皇祖母节哀,孙儿来晚了。”

    皇太后道:“皇帝骤然离世,举宫上下无不哀痛欲绝,但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帝留下遗诏,传位于你。载德,如今这大秦朝的江山社稷便担在你一人身上,望你自此能励精图治,对得起这天下的黎民百姓。”一边示意韩石将载德扶起来。

    韩石将载德扶起身,搀至书房里一太师椅上坐下。

    这时诸大臣以符节卿为首,对着载德下跪叩首道:“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万岁。”

    载德慌忙站起,去扶诸位大臣,见几人依然跪伏于地,忙转身跪于皇太后面前,道:“皇祖母,孙儿惶恐。孙儿感激大行皇帝的厚爱,但孙儿才疏学浅,自恐难以但当如此重任。”说罢连连叩头,再三请辞。

    皇太后道:“既是皇帝遗命,你也不必推辞了。再说,只要诸位大臣尽心辅弼,你跟着慢慢学总是能学会的。”

    一旁符节卿也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臣等恳请新皇即日登基。”

    如此再三,载德才诚惶诚恐的表示愿意遵从大行皇帝遗诏,又对各位大臣表示感谢,望诸臣今后还要同心同德,尽心辅弼,共同匡扶大秦社稷才好。

    于是众臣议定第二日一早,新帝在太和殿登基,宣读即位诏书,改年号为承平,意为继承这太平盛世,不起兵戈的愿望。

    第二日一大早,众臣云集太和殿,除了宣读了新帝即位诏书,大赦天下,叩拜新皇之外,还向天下发布了文宣帝殡天的讣告。

    雪片般的讣告便飞向了全国各地,皇帝驾崩的消息传遍了天下。一时间,京师戒严,举国上下皆着素服,酒店歇业,妓馆停开。

    在京师的文武官员,接到讣告之后第二日,纷纷换上丧服,至思善门外哭灵,要接连哭三天。三品以上命妇,也得穿上麻布大袖圆领长衫、戴上麻布盖头,陪同丈夫一起到思善门外,哭灵,也是连哭三日。

    就是京城脚下的老百姓也都要服素服27天,一时间整个京师陷入一片白色的海洋。

    皇帝更替,对百姓来说,不过是穿几天素服的影响罢了,对于他们来说,谁做皇帝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天下是不是太平,老百姓是不是有饭吃有衣穿。

    而对于整个大秦朝来说,却是一个元年的结束,又一个新元年的开始。将来的历史将会永远记得这一年,承平元年,大秦朝迎来了一个新皇帝,将开启一个赫赫有名的承平盛世,而承平帝本人,也成为历史上最传奇的一个人物,有关于他的故事流传甚广,这都是后事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