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绘画模特经历

ccc11113333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ccc11113333文集最新章节!

      小时候,我家坐落在南方一个大杂院里。大杂院是画社和文联的宿舍,所以文学氛围很浓。毫不夸张地说,我家的前面是画家,后面是作家,左边是音乐家,右边是诗人。

    1976年那年我12岁,刚上中学。那时功课很松,放学回来都在院里和邻居伙伴玩耍。一到周末,更是疯疯颠颠地玩个够。虽然玩耍方式很简单,不过是跳绳、捉迷藏、丢沙包这类的游戏,可是我们的笑声总是那么清脆,那么纯真。

    有一天起,我发现每到星期天,左厢住着的张老师经常坐在门前那石板凳上,对着我们在画板上画着什么。张老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约30岁年纪。在他家的墙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油画,因此他的家也成了我们的美术馆,有事没事的时候,我们总要去欣赏一番。不过,在我的印象中,那些画大部分是山水画、静物画或者是表现火热运动场面的画,很少有人物的画。

    长大后,我才知道,那时的画家很可怜,他们要走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的道路,他们只能用饱蘸深情的画笔讴歌时代的主旋律。

    终于有一天,张老师忍耐不住到我家来了。虽然我们是邻居,平时常来往,并相互关照,但是那天张老师的态度格外谦逊,语调很低。从他和妈妈的交谈中,我知道张老师要为我作画。顿时,我高兴得不得了。那时的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无意中成了绘画模特,更不知道当时妈妈为什么一再婉拒张老师为我作画。不过,碍于情面,最后妈妈还是答应了张老师的请求。妈妈答应他的那一阵,从张老师连声的道谢中我可以感到他有多么的开心和激动。

    此后的四个星期天,我都端坐在张老师的画室中,看着他变换着光源,调合着颜料。有时,他会从各个角度注视我,并吩咐我作出笑或思考的样子;有时他会“走神”陷入长长的沉思,然后迅速抄起画笔,涂涂抹抹的。到了这时,我才发觉画家很累,被画的人也很累。因为我常常一坐就是两个小时,并且不能动,一场画下来,腰酸背痛的。要不是一直对张老师怀着一种崇敬,并渴望着看到自己被画的模样,我是绝对坚持不下来的。

    画像被挂上墙的那一天,张老师请我们全家过去欣赏。油画被镶在一个精美的画框中,远远看去,很有立体感。爸爸看着画时是满脸的陶醉和微笑,张老师对着画却变得很健谈,并透出知识分子成功后的那种孤芳自赏。

    我也特喜欢这张画,经常到张老师的家中端详着自己画中的形象。油亮乌黑的头发,晶莹透亮的大眼睛,微微牵动的唇角和雪白的牙齿间透出的稚气,是那样地恬静动人,清纯美丽。

    每次看着它,心中都会涌起一种莫名的情感。这种情感随着年龄的长大,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描述。

    15岁时,我考入一所高中,不知不觉中成了一名亭亭玉立的少女。这年的暑假,张老师再次让我做模特。虽然心中很愿意,但是我还是克制着自己的“贪婪”羞羞涩涩地和张老师谈起了条件,要他画好这幅后把前一幅画送给我。他答应了。我很高兴,加上也开始懂事了,所以这次是全力配合。想不到的是,画好后,这个平时总是那么文质彬彬、优雅大方、说话算话的画家却反悔了。我要看画,还只能到他的画室里去看。

    18岁时,我考入中山大学。这年的暑假,我再次答应让张老师为我作画,他也再次承诺画好后让我从前两幅画中任选一幅。这时的我,虽然已经有些理解真正的艺术家对自己满意作品的痴爱与情感,但是画对我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当然,也想着自己毕竟给他当了三回模特,而且两家又是友好近邻,就算他给我一幅,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所以一直心存非份之想。

    然而,第三幅画画好后,我还是没能索到过去的画。几次说起这事,张老师总是一脸的苦相,并很快地把话题转到其他方面,不是请我吃饭,就是给我买礼物,让我不好意思再追问了。从此,我打消了要画的念头,当然也暗暗发誓再也不给他当模特了。

    大二时,又有个同学找上我,再三央求我当他的绘画模特。那时的大学生出生很杂,这个同学一直吹嘘他上学前是某单位的画手,很专业。我因为有过这方面的经历,再想想他画得再不好,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加上不便推辞,所以同意让他画了。

    画了几天,有个大概轮廓的时候,我想看一看他的画技究竟如何。不看也罢,一看气晕了。他哪是在画我,简直有意损坏我的形象。我一想,这样下去不行,不能让他继续画下去。然而我们毕竟是同学,他画我也是好意,无非上学后想露一手,再说他作画时也是很认真的。如果直接地拒绝他,肯定会伤到他的自尊心。于是,我绞尽脑汁想出一个办法,到发屋把两条辫子剪了,烫了个很时髦的短发,一扫女生纯美的形象,成了个时髦女郎。

    当天晚上,他一见到我,脸色发青,顿失儒雅风度,对着我大发脾气,指责我没有和他说就把发型改变掉。我故意装作不知道,轻描淡写地说这有什么关系,你是画人又不是画头发,心里则是偷偷在笑。因为我知道,一个人的形象变了,神和韵也跟着变了,他再也画不出原来的神态和韵味来了。

    从此,我结束了“模特生涯”这时,张老师一家搬到了广州。有次应邀去他家,还看到那3幅画挂在狭小的画室中。遗憾的是,我当时根本没有想到把它们拍照下来,更没有想到请他为我临摹一幅。更为遗憾的是,后来因为东风路横路的拆迁改造,张老师一家不知搬到什么地方去了。

    此事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每每想起它,心中虽有一份得意和一份感动。但是更多的是失落和惆怅,成了我的一个心结。

    张老师现在的名气很大。不久前,我在同一个网友聊天时说起了这段往事。他对我说,不能去抱怨或者责备张老师的不守承诺,说我应当为自己的曾经美丽,为张老师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而感到欣慰。他还说到找一个名人不难,可以到张老师原来的工作单位岭南画社去打听。只要找到他,就可以圆了自己的梦。因为任何一个真正的画家都会对自己早期得意的作品给予特别的爱护。网友这番话很有道理,它让我重新看到了希望。我想,一旦空闲下来,我最急着做的事就是到广州一趟,找到当年的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