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的距离

萧十一狼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千古滛帝海陵王最新章节!

      因为身边有好几个人在推荐,所以看了这部电影。

    而后,又大致了解了一下小说,以及小说和电影的差别。

    完毕,在结尾曲,那钝重的钢琴声,一下,一下,敲击着寂寞的灵魂。

    守恒,正行,嘉慧。

    三个纠缠在一起的灵魂,纠缠在一起的苦涩青春。

    三颗星星的距离,无论离得多近,都还是要以光年计数。

    最初是恒星的光和热,吸引了行星靠近。

    因为老师的规定,像是定律一样,将他们绑在了一起。

    行星围绕着恒星转,恒星从此也不再寂寞了。

    嘉慧的来到,一颗彗星擦过,先是与行星擦过,又一头撞向恒星。

    彗星,让行星和恒星之间的引力平衡,产生了微妙变化。

    电影里,三人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寂寞的。

    守恒的活力不羁使自己被孤立,课桌被搬到空旷的草场上。很难想像一个孩子,被人像垃圾一样地丢弃在那么一个地方,或许也正是如此,正行的存在对他来说才会显得格外珍贵吧。

    正行对守恒蒙胧的感情成为不能说的秘密——当他得知守恒与嘉慧之间的事后,像是被背叛一样地愤怒、自卑,使他在公车上一个人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单。

    嘉慧苦涩的童年使她自始至终都是以自己的幸福为首要目标,而她去看守恒球赛时,一个人坐在火车上,缓缓进站。正像她满怀希望地追求自己的幸福一样,那么倔强,那么坚强,那么孤单。

    三个寂寞的孩子,无助,只能互相依靠,交换温暖。

    原著小说中,则更倾向于刻画这三个孩子的成长。

    每个小孩,其实都是哭着长大的。

    小说中每次写到一只蝉的死亡,就暗示着孩子们的一次成长。

    包括守恒戏水遇溺而导致一个学长身亡时,让守恒学会珍惜正行,而第一次对他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包括守恒因为同学嘲笑正行是gay而动手打人,从而发现两人之间的无法割舍。

    包括921地震时,正行死命保护守恒,让守恒感受到正行对自己是怀着多么强烈爱意,从而产生想要认真去对待的想法。

    包括最后守恒与正行在床上接吻,同时向彼此表白的行为,让他们学会面对真爱。

    包括最后正行把嘉慧叫来,自己离开,就像恒星和行星最后归位的隐喻。

    小说以嘉慧来到床边作为结尾。

    那本是正行的床,但无论嘉慧再如何介入,这张床也已经是一张正行和守恒的床。

    守恒看见嘉慧,也坦然告诉她:“做什么事,我都要拉着他去——你知道吗?正行是我最好的朋友。”

    恒星是不会放开行星的。

    然后,他看到天色已白,一声“该死!我又跷课了!”继续他的洒脱不羁。

    床边的嘉慧,被守恒撩起她的童年记忆。

    她记起,她渴望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嘉慧由头到尾,就是想追求一种属于自己的幸福,现在幸福可能又失落了。

    可是彗星会一直拖着美丽的长发继续向自己新的幸福奔去的。

    小说的最后一句:“有一只蝉,突然掉在地上,一动也不动了。”

    短暂的夏天过去,七日之蝉已死,三个人又长大了。

    个人觉得小说比电影更好。

    至少没有演员做作的演技和一口让人无语的台湾腔。

    至少在对三个孩子的情感变化的描述上,更加平滑,更加顺理成章。

    小说中,守恒车祸被正行接回家后,第一次主动抱著正行不肯放手,并且在正行的怀里哭泣——他不要失去他。

    然后,守恒吻了正行。

    这个吻,代表了他包容正行的一切。

    这个吻,也代表了他希望正行继续爱他

    床上,守恒看到正行平静而柔和了很多,那是一种再没有秘密的坦然。

    “但他仍然决定去吻他”虽然没言明,但这个吻,就是守恒向正行再确认,我知道你对我的爱是怎样的爱,而且我很愿意,被你这样爱着。

    然后才是“两人亲吻,两人做ài,长夜漫漫,却又短促”

    小说没有像电影里一样描述做ài的时候谁是攻的一方,谁是受的一方,因为他们俩是同时向对方表白了,是平等的。

    小说里的这一段床戏,是最赤裸、最深情、最令人回味的互相表白。

    而电影中做为“卖点”的两个男主角的床戏,在小说的情节描写面前,是显得那么做作滥俗。

    两颗星球因为一颗彗星的擦身而过,惊世骇俗地碰撞,而后又回归本位,继续原本的,又是新开始的生活。

    三个孤单的小孩,终于学会了如何去爱。

    夏天的结束,意味着青涩而热烈的青春即将结束,也暗示着新的季节的到来。

    有人这样解释:盛夏光年,夏天是恒星离地球最近的时候,但无论有多近,星球之间的距离也要以光年计数。(以科学角度来说,这种说法只在地球的南半球成立,反之才能在北半球成立。)

    我是如此理解——他们一直都是保持着距离的,只是对于这三个孩子之间热烈而纯真的爱来说,多少光年,也不过是一点点的路程罢了。

    那光芒,一瞬间,将所有点亮。

    后记:

    真正让我想到去了解这个故事,是因为听到了阿信为电影唱的主题曲盛夏光年

    我骄傲的破坏,我痛恨的平凡,才想起那些是我最爱

    让盛夏去贪玩,把残酷的未来,狂放到光年外

    让定律更简单,让秩序更混乱,这样的青春我才喜欢

    而现在,放弃规则,放纵去爱,放肆自己,放空未来,我不转弯,我不转弯

    我要,我疯,我要,我爱,就是

    我要,我疯,我要,我爱,现在

    一万首的mp3,一万次疯狂的爱,灭不了一个渺小的孤单

    盛夏的一场狂欢,来到了光年之外,长大难道是人必经的溃烂

    我不转弯,我不转弯,我不转弯,我不转弯

    歌词的狂放与倔强,让人感到沉重而坚强。

    整首曲子,以钢琴为主,辅以管弦乐器和吹奏乐器的奏鸣,混合电音、摇滚的音律,营造出一个空旷,纯美的夏天的感觉,热烈,狂野,悠远直抵灵魂。

    那是一块被埋葬在每个人心中,快要被遗忘的,关于童年的回忆。

    很早以前就明白了,为什么人会对别人的童年那么心怀感伤,那是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童年,成了遗憾。

    而现在,我又对别人的青春,心怀感伤。

    说不出来是什么味道,羡慕,嫉妒。

    那种彻骨的孤单,那种无助时的相互依赖,那种无言的默契,那种不顾一切的爱

    到这里我已不知道自己写的,到底是电影的观后感,还是自己的音乐心情,又或是一些意识的释放。

    这个叫盛夏光年的故事,就这么随着那钝重的钢琴敲击入脑海,仿佛下一秒,就会让眼泪就会流下来。

    至此,我已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