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反击时刻

潇宇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三国旗杨最新章节!

    杨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对屯长的职务已经是得心应手,尤其杨奇超人的危险感,让杨奇在这种战斗中,总是能够快速的发现自己军中薄弱的地方,从而能够尽快的弥补。杨奇在这方面做的甚至比一些老将都要好,至少比得上方禹军侯,要知道当时在外城作战的时候,就是因为他的调度问题使得正面遇到危机,而且最后一只预备队又被他派往了别处,只能是自己赤膊上阵,结果就是一支流矢从他的额头射入,直接毙命。

    有些人天生就是战术天才,或许杨奇就是一个。“从预备队中调两个什到左侧去,那里有些薄弱。”传令兵也就是杨奇的亲兵,立即是用旗语把杨奇的命令传达下去。两个什刚刚到达位置。在鲜卑人箭雨的掩护之下,两个鲜卑人在那里站住了脚,而后鲜卑人源源不断的上来,紧紧只有一会的时间,那里的鲜卑人就有了五六人。而两个什的到来,正好对上他们,两方高呼着口号撞到了一起,在汉军士卒的通力合作之下,还有人数的绝对差异下,那些鲜卑人很快就被冲城墙上赶了下去。

    鲜卑人的箭雨越来越弱,最后终于是消失了。在鲜卑人登上城头的人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箭雨的覆盖之下,只会导致自己人的大量死亡,还有夺下城池所用的时间,因此鲜卑人不得不停止他们那种近乎屠杀自己人的做法。

    汉军因为为了抵挡鲜卑人的缘故,最前面也就是城堞的后面站满了手拿长矛,环首刀的士卒,因此汉军的弓箭手根本就是看不到城下的情况,也都是放下了弓箭,拿起他们长枪和长矛,参加战斗。现在就只有城墙上的一些城楼之中的弓箭手还能发挥自己应有的效果,他们不停的把箭矢射入城下的人群之中。不过因为弓箭手稀少的原因,他们选择的都是定点射击,射击的速度因此也就慢了下来,虽然十箭可以射中五六箭,但是和之前相比,杀伤力还是大大的减少了。

    两方的弓箭手都只剩下零星的一些神箭手的表演,其他的都已经偃旗息鼓。战场上现在只剩下武器碰撞的声音,两方士卒的喊杀声,还有濒临死亡的人们的呻吟声。

    战斗从清晨一直打到中午,而鲜卑人的锐气也已经磨光了,城上的汉军可以清楚的感到鲜卑人的攻势正在减弱。已经打算是亲自上阵的杨奇,也终于是打消了念头。

    午后鲜卑人休整了半个时辰,然后鲜卑人突然变得更加的勇猛,城上的汉军一时间有些支撑不住的意味。他们不停的在高呼着一些东西,不过杨奇对这不是很懂,因此看向身旁的陈元。

    陈元苦笑道:“他们在喊得是千户,按我们汉人的说法就是封侯了,食邑千户。”

    听到这些杨奇也不由得谨慎了起来,杨奇虽然对这个时代不是很了解,但是封侯的含义还是很明白的,自从立国之后,便有了外姓不得封王的说法,便是在下一等的国公,都是很少见,更多的时候是在某个大臣时候,所追加的封号,等降到他们子孙的头上的时候,甚至连个侯爵都不是了。

    基本上封侯就已经是外姓所能做到的极限了,再加入军队之后,杨奇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功名但在马上取”虽然加入军中的士卒良莠不齐,但是其中也不乏有大志气着,抱有这种志向的人也是不少,所以杨奇对封侯的概念还是了解的。封侯能够激起多少人奋斗的意念,杨奇不敢想象,如果这一次处理不好,会发生什么。

    杨奇这一次亲自带着亲兵来到城墙之上,那里有危险就扑向那里。长枪横扫,一名鲜卑士卒的头颅犹如西瓜一般的碎裂开来,杨奇不加停顿,拖着长枪,从那名鲜卑士卒的身上踩过,一枪刺入左方一个刚刚露出头来的鲜卑士卒的口中,就见那名士卒从后脑还有口中喷出大量的鲜血,掉落城下。

    杨奇在城墙之上不停的转动着,杨奇带着亲兵所过之处,鲜卑人被纷纷的挑落城下。鲜卑人靠着巨额的赏赐,刚刚激发的优势在各个屯长的拼命之下,并没有得到扩大,两方就这样僵持了下来。

    城上城下堆积的尸体越来越多,但是鲜卑人却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一直是猛攻不断。其实现在城下的鲜卑人大人,又如何不想赶紧鸣金收兵,这些都是族中年青人,如果在这里死伤过多,回去恐怕不好交待。但是营帐中站在的一人,却让他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那是大人派来的信使,让他务必在今天之内拿下咸阳城,然后带兵西去会和。

    但是现在的这个内城,就是如鲠在喉,让鲜卑人既不想打,又不能不打,连放弃都不行,否则就有归路被切断的可能。这是那几位大人和大王绝不会允许的。

    帐篷外嘈杂的脚步声响起,进来一群群珠光宝气,一副暴发户样子的人。鲜卑大人的头疼的更厉害了。这些部落酋长来这里的原因,不用想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除了外面正在进攻的士卒之外,还有其他的东西能够让他们紧张吗?鲜卑的制度让他们的将领可以再战争的时候指挥来自各个部落的战士们。但是酋长的命令还有将领的命令,究竟是谁高谁低,这就要看这些战士的心情了,如果酋长的有利当然是酋长的,如果将领的有利自然是听从将领的,这种浅显易懂的道理,这名大人显然也是明白的。

    先不说这个大人现在脑中的混乱,还有帐篷中的争吵,战场上的鲜卑士卒,也已经有些退缩的征兆。长久的战争不仅使得汉军士卒疲惫不堪,鲜卑战士也是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战士们开始有些厌倦了。

    虽然可以用重赏让他们短时前内激起士气,但是只要锐气已失,各种情绪就会涌上心头。面对可望而不可即的封赏,还是马上就有可能失去性命,每个鲜卑战士都会做出自己的选择。虽然这个选择未必容于鲜卑大人,但却是这些牧民自己的选择,他们在出征之前还只是草原上普通的牧民,并不是真正的战士。

    酋长为了保存实力和领兵大将之间的争执,还有士卒心中的疑虑和不安,种种因素使得鲜卑士卒中间已经有了不稳的态势。虽然这种感觉很是微妙,但是长时间交战在一起的汉军士卒,还是能够从中感觉的出来。

    “大人,现在是不是就出击。”身为亲兵队长的王信,经历大小不知道多少场战斗,下面鲜卑人指挥不当,有怎么会瞒得过他的眼睛,在他看来这已经是反击的一个好时机了,因此低声问道。

    王嘉看着城楼下厮杀的双方,道:“在等等,现在还不是时候,这种长时间的攻城战,绝不是鲜卑人的强项,他们出错误的时候不远了。那才是反击的时候。”

    长时间生活在边塞,战斗在边塞的汉军士卒都是知道一点,鲜卑人或许在草原上野战无敌,但是攻打中原的坚城,却绝不是他们的强项。而且由于鲜卑现在依然是部落形势的联合,各个部落之间的关系也不是那么和睦,可以说鲜卑军队之间也是矛盾重重。以前在檀石魂的时代,这些问题还不是那么的明显,现在的大王和连和其父比起来是差远了。因此各部落之间的矛盾凸显了出来。各部落之间为了保存实力,面对这种既无油水又难啃的地方,都会不自觉的选择保存实力。

    现在城下的鲜卑人就处在这种状态之下,在各自部落的将领的指挥下,已经开始躲避战斗最为激烈的地方。他们躲避自然有人要顶上去,顶上去的人心中自然是有怨气。这样循环之下,鲜卑人的战线反而岌岌可危了。虽然如此,但是鲜卑人中,直到现在还无人撤退,这也是鲜卑人治军严酷的原因,只是这种情况究竟能够支撑多长时间,值得每个人怀疑。

    鲜卑大营中的鲜卑大人,面对汹涌而来的各部酋长已经是心疲力竭了,突然得知战场形势危急,更是心力憔悴。而那些酋长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更是群情激动。面对这种情况,就算是大人的信使在这里也不得不下令撤兵。

    在鲜卑人选择撤兵的同时,城楼上王嘉看着下面已经有些混乱的鲜卑阵线道:“王信,把城门中的堵塞物搬开。”

    “诺。”王信虽然并不认同王嘉亲自领兵,军人的本色让他不得不服从王嘉的命令。城门为了防止鲜卑人攻破城门,城门洞中塞满了各种杂物,其中主要是用木柱顶住城门,在城门的后面用沙袋还有铁屑紧紧的堵住,同时还有装满了泥沙的大车在后面,让城门即使被攻破,敌人也不能马上进入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