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寻春

朵仪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朵仪文集最新章节!

    一

    “走,看春天去!”

    蛰居的心开始随着三月的阳光草长莺飞,飞向山,飞向水。

    车子穿过钢筋水泥的城市,甩过江汉的片片田野,夷陵的山开始扑入眼帘:南方的山真是灵秀明媚,漫山已披上绿衣,层林尽染。初见如小家碧玉,山峰清秀挺拔;越深入夷陵地区山越来越威武,渐渐有了男儿雄壮之气,满山绿茵已遮不住苍劲坚硬的岩石,岩石层层叠叠与各色树木相映成景。听说这就是长阳地区了,石头也是这里的一大特产。

    翻翻长阳的历史“长阳的山有多高,文化就有多长远;清江的水有多远,长阳的文化就有多绵长”“佷山巴人地,清江歌舞乡,长阳古文化,绵绵话沧桑”就是见证。山歌放飞山野,南曲悬挂崖上,巴山舞漫山遍野地扭。这方山水从一开始就让你进入一个又歌又舞的绚丽世界,使所有到过这长阳的人都感叹不已,称在清江的岸边插上一根拐杖,便可生出诗文来。哪首南曲不是诗?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土家人的生活也无不打上历史文化之深深烙印。八百里清江三百里流经长阳,孕育了长阳特有的山水文化。土家人靠山吃山,以江为生。江边洗衣,水里捕鱼,山上产茶,山下种土豆。随口哼一首南曲,就柔美清畅:

    郎在高山薅高粱

    姐在河里洗衣裳

    郎薅一下看下姐

    姐哈哈打在岩石上

    有山也有水,日常生活里尽显了男欢女爱、儿女情长。而且曲声优美,柔美绵长,句句关情,声声倾唱。还未近观长阳的山水,就被这里的民风民俗文化历史打动。

    二

    “山水无言,只要来一两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风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哗地一声奔泻而出”余秋雨如是说。

    还真是这回事呢!进入长阳县城已近中午,午饭安排在莲花洞宾馆。我们想当然地以为这只是一个宾馆的名字而已,哪知还真有其洞,而且别有洞天。而这里就是长阳作家协会的文学创作基地,他们吸引我们的是一首打油诗:

    人生寻美到哪里

    莲花洞里有奇遇

    莲花洞里一餐

    一辈子都馋

    莲花洞一夜

    看到这样的诗句,你是不是也忍不住好奇心想驻足看看呢?更妙的是,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后面一句被抹去,让你忍不住想象莲花洞里一夜是春风一度还是南柯一梦。

    漫步莲花洞,思古谈今,夷陵地区多洞穴,著名的有“三游洞”因有白居易、元稹、黄庭坚、苏轼等停足留诗名满天下!可见天公的神来之笔还要文人墨客的点睛之作渲染哦。就笑闹着与同伴续打油诗的最后一句:

    莲花洞一夜

    回去不当爷

    豪气!莲花洞已让他享尽人间美色,再回到日常生活还有何意义?

    莲花洞一夜

    回想永不灭

    美好的莲花洞,让人回味终身!

    莲花洞一夜

    男人不再野

    哈哈,莲花洞让男人尽兴而归,所以收起心来守着自己媳妇过小日子咯

    随意涂抹的诗句可镌刻山河,雕镂人心。不知这里的作家协会会不会真有人将来扬名天下,他们涂抹在莲花洞的诗句也可引来游人如织了。

    三

    游人如织的地方喧嚣尘土,早已打破了其山水的幽静神韵之美。幸好长阳如待嫁的少女,世人都晓清江的美好,还少有人踏足其奇峰怪石。

    闻名天下的天柱山全国就有七座之多,最有名在安徽潜山县,胜在有42座山峰,山上遍布苍松、翠竹、怪石、奇洞、飞瀑、深潭。而长阳的天柱山石笋高标,是孤峰峙立,所以稍逊风骚。但其拔地耸立,有健笔凌云之势。峰顶平坦,有清泉一眼,四季长流不涸。天柱峰独立,三座岩峰并峙,相距寥寥,两桥飞架三峰间,蔚为壮观,犹如擎天石柱。

    天柱山不足2000米,却一山两季。涉足山下,满眼油菜花儿黄,已是青光灿烂一片。拾级而上,渐雪水侵染,不敢怠慢了脚底,小心偷望,却见山上桃花妖娆。

    桃花召唤着,无限风光在险峰诱惑着,哪顾得了脚底打滑,山坡渐渐陡峭。

    这里唐始建道观,清同治年间,大兴土木,仿武当山修成地母宫、三帝宫、灵官殿、玉皇亭、玉虚宫、南岩宫等,应是访古怀古之所在。

    只是渐至山顶,冰雪融积,牢牢抓得两旁铁链,举步维艰,匍匐前行,寒气逼人。导游是个柔弱女子的土家女子,土家歌谣唱得婉转柔美,早已不堪其苦,一再恳求我们放弃登顶。

    渐至黄昏,游人稀少,山中幽深神秘,气温奇寒,导游小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摆明厉害关系,说在她手里不能出差错,一次差错就可悔她一辈子的事业,云云。听得我们恻隐之心起了,带着遗憾下山了。

    过程远比结果重要!攀登的艰难,永远的遗憾将常驻心间,相信我会永远神往天柱山。如此安慰自己吧。

    四

    再去游览清江,就没有这般艰难了。悠悠然,坐船而观。

    鄂西南隅,一条浅蓝色的河流在丘壑间奔腾“水色清明十丈,人见其清澄,故名清江”

    清江全长八百余里,北有巫山凭峙,南有武陵相倚,两岸山峦绵延,重崖叠峰,林木蓊郁,草绿花红,山光水色,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清江仿佛柔美的女子,长江的一根肋骨。她妖娆流淌,旖旎万变,融入长江。深得长江独宠,让其自成一景,与夫君举案齐眉,平分秋色。

    清江不比漓江,桂林山水甲天下,她深闺紧锁,春色尽掩。慢慢撩开其面纱,却见云雾缭绕,端庄妩媚,只可远观,哪敢近得亵渎。

    其中一景“清江大佛”天下第一大天然生产的石佛,三面环山,一面朝水,越看越神,其态雍容端重,吸尽自然之灵气,天地之精华,望之不禁肃然,佛留心中。导游说大佛四季袈裟颜色因景而异:春天满山杜鹃花开,为大佛披上红色袈裟;夏天花谢草长树高,为大佛披上绿色袈裟;秋天枫叶红,为大佛披上红色袈裟;冬天白雪皑皑,为大佛披上白色袈裟。三月太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我们没有看到杜鹃花开,大佛也是绿草茵茵度身。

    导游是长阳名导王克海,年逾六十,接待过朱镕基、温家宝等著名领导人物。说起长阳的历史,如数家珍,滔滔不绝。他开发了清江名景“仙人寨”其女留学海外,主修中国文化史化,把清江的美和文化引向国际。

    梦里有一座仙人寨

    好像我那快要遗忘的家

    绿水绕着山转

    远处飘着炊烟

    这里的山是天上的山

    山水流淌着欢乐泉

    这里的水是梦里的水

    我的天上人间

    此诗是她写,相思故里情,弘扬清江美景。仙人寨也因这对父女而有了文化气息,仙人洞好比水帘洞,住着顽猴,千年进化成了巴人。

    名导指点,山水复活了,巴人祖先廪君射杀了"盐水神女"扩充地盘,德济娘娘养育土家儿女“男儿将才,女儿酱菜”代代相传。

    一路听土家小妹婉转而歌:

    春去夏来又是秋

    左边撒下青丝网

    右边垂下钓鱼钩

    钓得鲜鱼沽美酒

    一无烦恼二无忧

    好一幅怡然自得的人间美景!江中渔人荡浆,两岸青山绵绵,一弯绿水荡漾,人在画中走,画在山水求。

    便发奇想:驾条扁舟,头戴蓑笠,捕鱼捉虾,两岸美景如画,山上汉子薅草放歌,水里妹子洗衣应和,暮色四合还家,吊脚楼里煮糍粑,炒盘那肉那个香啊真是有点看罢清江不想回家,想居山水间了,安享人间春色,看尽清江美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