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女子

朵仪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朵仪文集最新章节!

    闲时,我会在巷子口坐。

    这里很热闹,卖水果的,做早点生意的,闲在家的家庭妇女,年龄大的老人,三教九流不等。我会听他们说各色新闻趣事,诸如巷子口又开了一家“来啦”公司,一个男孩子晕倒在网吧,谁家的儿子谈了女朋友,哪家的女人长胖了,七古八杂,叽叽喳喳,嘻嘻哈哈。男男女女,插科打诨,活色生香,满是生活气息。

    这不,一个男子就在逗几个中年女人。

    “今天,我给你们讲个事。”

    “么事?快讲快讲!”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她们的大嗓门和快乐的笑声就把庸常的日子摇曳得生动活泼。

    “今天我打牌,不知怎么地就老瞌睡。我打一下瞌睡,老赵带去的的女朋友就大声叫一句‘牌打精神!’,叫了四遍!”

    “牌是打精神啊?”几个女人不解。

    在座的老人就笑。

    还有的人也叽叽笑。

    讲故事的男人继续卖弄:“后来我就较真了,非得要那女人告诉我牌打精神的后一句是什么!”女人们侧着耳朵听,男人故意卖关子,顿住。

    女人们就炸开了锅。

    “后一句是什么啊?说啊?”

    “哈哈哈,是流氓话,难听死了,不要问”

    “是什么啊?急死了!”

    有两个女人不懂,脾气却急,非要弄个明白。

    一个老太太就说:“姑娘,别问,不是好话。”

    哈哈哈哈哈男男女女抬起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女人就恼。我忍不住说:“你去看红楼梦,红楼梦里有这句话。”

    讲故事的男人拿眼瞟瞟我。

    有女人“哧”一句:“还要翻书?为一句流氓话?!”

    我笑笑,不言语。

    旁边一个老人拉拉我:“姑娘,你像电视里的人,有知识。”意思是叫我不与她计较。

    呵呵,我笑笑。我懂。像电视上的人,老人肯定不是说我漂亮什么的,在老人眼里,我应该是温婉文静,看上去有文化有修养吧。

    曾经有一次,我去买菜,卖菜老人盯着我,嘴里不住地说:“你这样的姑娘还买菜?!”满脸的惊讶不解。

    我只是笑笑,不说什么。因为我懂老人的意思,但是老人表达不出为什么的。在她眼里我衣着整齐得体,手如葱白,应该是不事家事的职业女子,不问柴米油盐才对。

    谁说我不是烟火女子?

    参加工作后,一直自己做饭。虽说身边的同事一直吃父母,还有吃到三四十岁的。我从不羡慕的。我始终认为一个家的概念是包括柴米油盐的。一个没有烟火气息的家,怎么温馨怎么温情?而且我始终认为一个女子眉目温婉,干净清爽地扎一条围裙,为一家子忙忙碌碌的画面就是家的最美最好的注解。所以我会安心做一日三餐,有几个拿手菜,让家人吃我做的饭菜顺口,把家里弄得窗明几净。

    但是由于性格内敛有余,活泼不足,我做不到像这些女子一样随性嬉笑怒骂,张口就打哈哈,随口东家长西家短,也做不来像她们恣意调侃,活跃爽朗,如鱼一样自由地游弋。对这样活脱轻快的生活,却又有点想往,心底念想这样的放松。日常多是伏在案头,埋在文字里,读着、感受着久远的历史气息,文字气息,又因不喜交际应酬,生活方式也简单,就仿佛远离着烟火。只有在巷子口这样的环境里,我才知道水果的时令价格,知道现在流行什么,知道哪里又开了一家熟食店,哪里的路修好了,哪里的蔬菜是农家的知道生活的热热闹闹,繁杂琐碎。

    我羡慕这些爽朗大笑、与人插科打诨、笑得花枝乱颤的女人们,觉得她们是真女人,活色生香的女人,真实自然,率性快乐。纵然不读红楼梦,不知余秋雨,又何妨。她们熟谙每一条街道,每一种蔬菜水果,研习化妆品,精通麻将,相夫教子,快活得很。身上带着生活的浓浓气息,这样烟火的女子,容易侍候,如家常的小菜,爽口下饭,让人亲近喜欢。

    一个女子要快乐必然要做一个烟火女子的。就是织女也是要下凡尘的,也要过生火做饭的日子。陆小曼爱徐志摩,却不愿为他走入柴米油盐的生活,仍旧贪念那神采飞扬,被人瞩目的夜夜笙歌的名媛日子,让徐志摩疲于奔命,被徐家不认可,最终成了怨偶,一代诗人过早毁灭。她的快乐也随之终结,素食素服,远离了交际场,缠绵病榻一辈子。

    喜欢陈竹隐,她也是爱唱爱跳能诗能画的才女子美女子,爱上朱自清,就爱上了他的6个孩子,适应着做继母,适应着清苦忙碌的生活,忙里偷闲与朱自清红袖添香,举案齐眉。朱自清有陈竹隐,得以在那苦难的岁月看到人生的一抹绿意,一缕温情,留给我们一段佳话。

    那远离烟火的女子,就好比张爱玲,冷冷地观看着,却孤寂终老。

    现代的女孩子,开口就标榜自己是丁克一族,或者声称自己不做饭,不知这样的女子有没有男人爱,陪着她们生活在童话世界里。

    喜欢苏青,苏青是那种穿最家常衣服出门做事,回来打理家务,却能把自己弄得神清气爽的女人。心性虽高,骨子里却很女人。她说:“我怕做女皇,做了女皇谁又配做我的配偶呢?”她还说:“女朋友至多只能懂得,男朋友才能够安慰呀,而女人是需要安慰的。”听听,很小女人的话。她婚姻不幸,生活不堪,却全盘接受,并且心高气傲地不让自己受伤。她因婚姻而变得世俗,却世俗得很高贵,她做职业女性,看顾孩子,余时才是写自己的稿子。苏青的文字因而很家常,她就是在炊烟里写故事,与周围的人没有隔膜。

    看过身边人的家常,读过名人的婚恋,深刻地感悟到一个女子如不能与爱的人志同道合,又还不愿安心过烟火日子,静心陪伴她爱的人,终究会失掉幸福。人生一路,诱惑太多,总会让我们偏离了原本的轨道张望着前方的美好,不知柴米油盐是根是本,家长里短是基是础。总以为幸福是人给与的,那个人会与结婚戒指一起带着来求你嫁给他。实则不然,幸福是需要经营得来的。珍惜身边的人,经营千年等一回的缘分,幸福才会姗姗而至,才会望穿秋水而来。

    张幼仪虽被徐志摩所弃,她的圆熟与通达让她并没有冷冷地调头走开,而是沉淀在寻常的烟火日子里,教育孩子,善待徐家老人,不仅事业做得风生水起,而且人老珠黄还赢得一份温暖的爱情,直至终老,活得比徐志摩要幸福得多。

    一个女人不怕丑,不怕老,就怕没有一颗过寻常日子的平常心,不懂经营幸福,要么懒于经营,要么早早放手。年轻时,仰仗姿色,蓄着葱一样的手指,不染烟火,指手画脚男人,没了女人的那点本分。婚姻终究会是墙头草,稍微风吹草动,就摇摇欲坠。要么美容化妆,只知消遣快乐,消极等待,不知在寻常的日子充盈自己,丰满自己,等来的就只是一次次的艳遇,不说责任,不说结果。因那些男人看你也终不是过日子的女人,不染烟火,就只会洗洗手,扬长而去,成为过客。

    一代翻译大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妻伉俪六十年,一同将中国的文化精髓离骚、红楼梦等翻译成英文。戴乃迭逝去,杨宪益竟然罢手翻译工作。夫妻情深如此,谁会相信戴乃迭竟然是金发碧眼的外国女子,而且还出生贵族,受过高等教育?但是她却随着杨宪益风风雨雨几十年,一起颠沛流离那段本不属于她的抗站生涯,经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受尽磨难。只因她拥有一颗质朴的心,没有回首张望娘家的富贵,贪念安逸舒适,扎根在爱情的土壤里,与相爱的人用柴米油盐浇灌,即使是迫害即使是灾难,都没有动摇她,所以她的爱情之树常青不衰。

    还是做个烟火女子好,有大志的也罢,无大志的也罢,稳住蠢蠢欲动的心,专注在自己的世界里,尽本分,修得的是终身的福气,一生的幸福。

    拥有爱情的女子,也要用烟火浇铸,生活的根基才会牢固,爱的家庭才会恒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