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老陈

朵仪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朵仪文集最新章节!

    偶尔读到白居易的一首诗,嚼来嚼去特有味道:

    晓垂朱绶带,晚着白纶巾。

    出去为朝客,归来是野人。

    两餐聊过日,一榻足容身。

    此外皆闲事,时时访老陈。

    “时时访老陈”让老白时时想访的这个老陈,让我颇感兴趣,老陈是谁呢?我百度查阅,历史上无此人记载,问他人,也无人说清。

    倒是王开岭在古代你有几个熟人里说:我想,此公一定有意思,未必文墨同道,甚或渔樵野叟,但必是生机勃勃、身藏大趣者,否则老白不会颠颠地往那儿跑。这等朋友,最大魅力即灵魂上有一股酒意,与之相处像蒸桑拿,说不出的舒坦。

    说得我更神往,老陈是谁?再细想,谁都有自己的“老陈”吗?我的老陈又是是谁?能鸡犬相闻、能蹭酒讨茶,能相谈甚欢,能围炉夜话,能抱团取暖,能“晚来天欲雪,共饮一杯”

    有吗?

    风景在别处,知己在远方。

    又学不来汪伦的潇洒大气,神交李白,欣赏李白,便修信一封诱惑李白: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

    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欣然而往,才有机缘引来了李白的千古名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林徽因这样的奇女子,她的“老陈”应是金岳霖。不得不羡慕她,拥有风流才子徐志摩的爱慕不算,还拥有与梁思成的美满婚姻,两人夫唱妇随,举案齐眉,更拥有逻辑学家金岳霖的终身追逐,因她不婚,用大半生的时间“逐林而居”将单恋与怀念持续终生,八十岁提到她还老泪纵横。知道林徽因是不一般的女子,美丽而又才情万种,连冰心都嫉妒,我倒也能释怀,终不能释怀的是金岳霖这样的男人,能选择惊世之举,终身不婚不说,还选择与林徽因结邻而居,身影往来。

    我等终是凡俗人,回家就紧紧关上门,早已忘记几时串过门了。朋友相约时,也是先打个电话,不会登门造访了。如登门,也难领教那换鞋脱鞋之苦,没有那份随意与随心,就难思想恣意开放,言谈甚欢了,所以就罢了罢了,蜗居家中。

    这样的朋友也难叫老陈吧。终是萍水之交。

    其实人都是怕寂寞和孤独的,谁不想有个灵魂的知己,夜来煲煲心里话,一起偎在床头,说说悄悄话。或者一起旅游去,去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与谁在一起。

    在网上和vanessa神交四五年了,最初的交集因一篇女人三十的小说,一群三十岁左右的女人在那里探索人生还有幸福,后面我们就私聊了,成为朋友。她伴我走过很多难熬的日子,我看着她一步步走向幸福。对婚姻和生活的思索,对志趣的坚守,对人性的探讨,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忠贞,我们跋涉着,很辛苦,但是很努力很积极很乐观,所以我越来越坚信:vanessa,如此内秀的人,她散发的清香足以留住为她而驻足的人!我曾不止一次地感叹: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

    我们也有几次机缘可以让我们一解相思,却终没有李白的潇洒率性,囿于生活,至今,我仍旧没有访“老陈”因她曾名曰“紫云天蓝”在我灵魂深处,她就居于白云之巅,灵动而圣洁,终是不能入俗的。

    我的很多日子就空着,很多时候,蜗居家中,抑或踯躅街头,也曾一遍遍过滤同学、朋友、同事,想信步拜访,或者“能否相约喝杯茶”又怕惊扰了他人的二人世界,要么打个电话,遇到她说“好不凑巧,正忙”被拒绝的讪讪感觉就稀释了对友谊的渴望,就劝自己“回去吧,拿本书,相约古人”恬淡自在,但终是清淡了些,冷清了些。

    曾经访过皓月,一次至情至性的见面,相谈默契又投缘,留下的美好让我反复回味。可惜,生活的随波逐流,让她去了更远的地方,我也未能再追随她的脚步,更别说与她接邻而居,时时访“老陈”了。只能遥望,念想了。

    曾和大学时的好友素苑坐在天紫湖畔迎风而谈,同去的伴打牌去了,留下我们就着天紫湖享受着心灵的盛宴。哪真是一场盛宴啊:湖水美丽,动人的传说余音缠绕,亭台楼阁镶嵌古人诗书笔墨,四野寂静,人迹杳杳,我们谈笑风生,妙语连珠我一次次读到她内心的丰富与美好,一次次由衷地遗憾: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

    守在身边的,唯老马了。他成了我的老陈,能月下畅谈,能促膝交心,说说苏步青,谈谈余秋雨,再唠叨下工资,唠嗑下儿子,心而生暖。想起王志文关于婚姻的一句话:结婚就是能找个聊天的人。或许是,人人在心底还是需要一个老陈的。婚姻的伴侣能知心,还能有知音的成分,那该是天作之合了。

    只是,爱情是爱情,友情是友情,代替不了,也不能包含。

    所以,夜半醒来,还是想找“老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