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迎春文会

天青地黄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文道:华夏诗文镇异界最新章节!

    “好!”

    余贤接过请柬,没有犹豫就答应下来。

    虽然考期临近,但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前身只是一个识字的蒙童,根本没有资格去参加官府举办的正规文会,就连那些有钱儒生举办的民间文会,也是没资格参加的。

    所以,余贤才想去看看,增长见识。

    再说乡试还有一个月时间,即便是耽误一个晚上的时间也影响不了什么。

    蔡林大喜过望,连连对余贤抱拳称谢。

    只要余贤参加迎春文会,那这波绝对稳了。

    想起之前他执政路阳这十来年,基本上也就是无功无过,所以一直呆在路阳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只要余贤能在文会上作出一首入境诗文…

    他今年的考评,得个甲等绝对稳妥。

    柳子和眼底深处闪过一丝恨意,却又被他很好的掩饰下去了,毕竟这里挂着陶圣圣牌,哪怕他有丝毫对余贤不利的想法…

    也很有可能被圣人察觉到。

    目送蔡林和柳子和离去,余贤眼色一凝。

    两人虽然并肩而行,但蔡林脚步轻快,而柳子和脚步有些浮躁不稳,两人的心境一下子暴露在余贤眼里。

    “看来…这个柳家还不死心呐!”

    余贤冷眼一扫柳子和背影,转身进了里屋。

    学堂里面已经摆上了四五张桌椅,终于有了一些之前的样子,就等着蒙童们踏入学堂,那稚嫩的读书声便会再次盈满双耳。

    “贤儿,快…”

    “快把那两个短句写出来,为父得好好赏析一番。”苏城也跟着余贤进了里屋,迫不及待的就追着余贤要墨宝。

    “是,我的父亲大人!”

    余贤苦笑一声,拿出墨锭砚台开始磨墨。

    摆好纸张之后,他提笔一挥而就。

    苏城捧着那幅便宜得来难珍惜,有价方知万事难,浑身止不住的哆嗦着。

    这句话似乎说到了他的心坎里去了。

    “父亲不必惊讶!”

    余贤给他顺了顺后背,轻声解释道:“孩儿受仙人点化之前顽劣不堪,不知父亲和母亲于我恩重如山。”

    “待孩儿一朝醒悟时,方知父亲大人所受之苦远超孩儿想象,故此,孩儿方才总结出这么一句警言,用以警醒自己要努力学习,考取功名方才能够好好报答父亲养育之恩。”

    “贤…儿…长大了!”

    苏城嗫嚅着。

    “父亲您且看着,孩儿刚才购得三本书籍,且去学习去了。”

    余贤扶着苏城坐在床上,起身告辞,拿着三本新书去了外堂。

    整理完衣冠之后,余贤对着供桌之上的圣牌深深鞠躬三息,才直起身体,庄重的走到一张课桌后面坐下。

    三本书整整齐齐的摆放在课桌左上角。

    余贤的身体笔直,脸色庄重,取过一本书摆放好,才轻声低喃道:“学生余贤,有幸拜读先贤宝书,特此拜谢先贤恩德。”

    祷告完,余贤翻开书页。

    第一页便是一首七言绝句,诗文文辞华丽,但感觉下来,意境上面有些不尽人意,余贤只是看了一遍便记住了。

    诗文下面是一段赏析,看起来更像是译文。

    同样的,余贤也只是扫了一眼。

    那段译文便深深印进了他的脑子,而且余贤感觉,他自身对于这首诗文的理解,甚至比起这段译文还要深刻许多。

    余贤略微思索,见再无遗漏之处,便翻开了第二页。

    “嗯?”

    翻开书页之后,余贤突然愣住了。

    这会儿他才发现。

    第一篇诗文二十八个字,加上书名四字,译文八十一字,合计一百一十三字,在他的脑子里竟然清晰无比。

    就算有人突然合上书本问他:第几行第几字是什么,他都能脱口而出说出答案。

    “我特么什么时候…”

    “记忆力这么强悍了?”

    “难不成这就是传说之中的…过目不忘?”

    余贤顿了一下,突然合上书本。

    果不其然,第二页同样是一首诗文,不过是一首五言八句诗,加上三字诗名,译文七十二字合计一百一十五字,在他脑子里同样清晰无比。

    而且。

    他这还只是翻开第二页的时候,眼角的余光扫到了这页,那些文字就印入了他的脑海中。

    “太神奇了!”余贤不由得感叹。

    有这种作弊器…那还担心什么乡试?

    虽然没有亲自考过,但前身处于这个世界十几年时间,听也听得多了。

    余贤总结了一下。

    所谓的经义一科,实际上就是两道大题。

    第一道填空题,就是把一句话或者一段话空出一些关键词,让考生填写。

    第二道翻译题,就和后世考试的古文翻译差不多,就看考生对于原文的理解程度,以及语言组织能力。

    至于诗文,那是另外一科项目。

    说白了,这个世界的所谓乡试,实际上就是后世的语文试卷。

    填空、翻译和作文。

    琢磨明白之后,余贤原本对考试还有些紧张的心思,瞬间放松下来。

    “不对!”

    余贤突然眼神一凝,自语着说道:“我不能有这样的心思,学习是为了积累更多的知识,在文道之路上走得更远,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

    “心思不同,学习的目的不同…”

    “那学习的效果和心态就会截然不同!”

    余贤深吸一口气,端正态度,再次肃穆的翻开书页开始阅读起来。

    只不过,这一次他的速度快了一些。

    一眼扫完一页之后,余贤便闭目思索,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诗文原意,再对照一下原作者的理解,找出不同之处。

    分析完二者不同的原因,直到完全理解诗文原意之后,他才开始探索和理解诗文的意境和义理,分析诗文的文辞高妙或者不足之处。

    “妙!此言大妙!”

    看完第四十九首诗文,余贤不由得对其中一句拍手叫好,感慨莫深。

    “此诗文辞朴素,平易近人,且义理深刻…”

    余贤目光炯炯,看到精彩之处,不由得拍案叫绝,沉浸其中。

    “贤儿,且吃完晚膳再用功不迟。”

    听得父亲声音,余贤的目光好不容易才从书本里面扯了出来。

    不知不觉间,竟然已经到了黄昏时分。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古人诚不欺我也!”

    余贤不由得感慨一声,前世要是能有这个劲头,不被那些个乱七八糟的游戏吸引,怕是考个清华北大啥的,只怕也就是举手之劳而已。

    只可惜,回不去了!

    父子二人吃完晚饭,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这个世界可没有电灯啥的,就连用动物油脂做成的油灯和蜡烛,也都是有钱人家才有的奢侈品。

    所以苏氏蒙学,自然不会有那种高档货。

    苏城坐在杏树下的石凳上发了一会呆,就自顾洗漱睡觉去了,余贤却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

    今天的晚饭,老爹特意做了一大盘肉食。

    余贤就感觉几辈子没有吃过肉一般,吃得肚儿溜圆才放下碗。

    所以这会儿…

    他不仅没有丝毫睡意,脑子里还尽是书籍里那些精彩之处在不停的翻翻滚滚…

    只听得它坐在学堂里的桌椅上嘀嘀咕咕。

    好好好!妙妙妙!

    要是被人看见这一幕,绝对会以为这小子是个不折不扣的疯子。

    过了许久,那些念头似乎渐渐融会贯通,也就慢慢熄灭下来。

    余贤清醒过来,不由得苦笑。

    看了看夜幕,已经是月挂中天之时。

    虽然是腊月,但这个世界天清气朗,空气比起前世来不知要好多少倍,而且阴天多云的情况很少。

    要么就是下雨下雪。

    要么就是月明星稀。

    不过想想也就释然,毕竟这是一个神奇宝贝世界,就连文气这种东西都存在,天气有些不那么复杂也是可以接受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

    余贤购买的三本书,不到两天就已经看无可看了,他只得又拿了一些银两去了君子书阁,这次直接买了十几本回来。

    就连秀才考试的书籍,也都买了四五本。

    “贤儿,赶紧准备一下…”

    “迎春文会就要开始了。”

    “好的老爹!”

    听到老爹苏城叫他,余贤才从书本里抽出目光,回到里屋去换了一套新衣服。

    苏城踮着脚给他整理好领口,才唠叨着让余贤出了门。

    父子二人这几天相处下来,关系显然更进了一步,余贤的称呼虽然更随意了一些,但更显得亲情和谐,少了许多呆板和漠然。

    迎春文会在县文院举行。

    余贤安步当车,缓步到了县文院门口时,县尊蔡林和县文院院长蔺晨正在门口等候着。

    蔺晨是个面色严肃的枯瘦老头,和蔡林一样是三境三从四德的举人。

    三境举人,是圣院定下来的最低为官标准。

    至于童生和秀才,也就相当于小学初中,要指望这种低级别文人能当好官是不可能的。

    一是学识眼界不够。

    二是阅历也不够,处事做事经验不足。

    所以圣院经过多年实践之后,最终才作出了这个决定。

    当然,秀才和童生也是可以为官的。

    只不过不入七品以上罢了。

    就比如蔡林县令手下,就多半是童生和秀才在一些关键部门担任职位。

    毕竟人族读书人虽然多。

    但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来说,考个秀才差不多就已经顶天了,那这些人总得有个去处,否则就是对于人力资源的浪费。

    正好,基层吏员需要大量的这种读书人。

    余贤和蔡林蔺晨二人见完礼,在二人的引导之下踏进了县文院里面。

    县文院的正中大殿,便是圣人殿。

    里面摆放着从姬昌圣师、孔子圣师一直到后晋各位半圣的等身立像。

    余贤是第一次进入文院,再加上他还是天赐童生,所以蔺晨领着他先去了圣人殿门口,先行参拜圣人。

    等余贤参拜完,蔺晨才领着他入了座。

    文会的举办地,就在圣人殿前的广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