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丰碑伟大的精神

春天的力量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舂天的力量文集最新章节!

      2008,是中国不平凡的一年,又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崛起的中国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洗礼,接受了“两个奥运”的考验,之后又历经了“神七”飞天的挑战。中国政府在重大事件面前表现出一次次高效、透明的执行力,以及13亿中国人民在一个个伟大历史时刻孕出的厚重民族精神,深深震撼并感动着世界。

    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夺取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好教材和宝贵精神财富。

    灾难考验着成长中的中国,全方位检验着30年来改革开放的成果。灾难降临,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中央国务院沉着应对,第一时间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十万多人民子弟兵、数以万计的志愿者冒者余震和随时塌方的危险来到灾区,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神州大地到处迸发井喷式的支援。“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胡锦涛主席坚定而洪亮的话语激发起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斗志,博得了国际社会的支持。

    灾难之中见精神,见真情。灾难考验党中央的执政能力,检验党的先进性。广大灾区干部、共产党员、解放军、公安武警战士义无返顾,冲锋在前,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我们听到像谭千秋、武文斌等用奉献演绎的生命绝唱,我们更听到了“铁军来了!”的欢呼与呐喊地震中也涌现出许许多多像林浩、郎铮、张春玲、马健等一大批抗震小英雄,他们用自信、果敢和坚强创造着奇迹,演绎着不畏艰难的民族精神。

    灾难也有力诠释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社会主义最大优越性在于可以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办大事,最大限度地发挥政治优势,动员一切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程度地把灾害减少到最低,时刻维护百姓的利益。一个民族是否有凝聚力,危难时刻最能检验。灾难来临,在中国共产党坚强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彰显出强大民族精神合力,夺取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马克思曾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多难兴邦。中华民族每一次灾难,民族精神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奥运精神: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团结协作、互相关爱。生动诠释“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理念,一届干干净净的奥运会。

    16天,中华5000年灿烂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实现完美对接。在中华文化与现代奥林匹克精神解读中,到处闪耀着中国精神。一百枚奥运奖牌见证中国百年奥运路走过的艰辛与收获。北京奥运会我们不仅见证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更看到了金牌的背后厚重的民族精神——热情、包容与自信。

    浓浓奥运情,点亮颗颗中国心。一抹抹中国红,一个个中国表情,增添了我国选手无比的信心与力量,正是这种鼓劲,才使中国运动员以昂扬的斗志去挑战一个又一个生命极限。在杜丽射失奥运会首枚金牌后,在朱启南失去金牌痛哭后,在刘翔因伤退出比赛后,全国人民通过各种形式给予了他们莫大的鼓励与支持。如果没有这样的鼓励,也许丢金4天后杜丽就不会从容自信地站到冠军领奖台上。中国人的理性与热情增加了奥运会附加值,赋予了奥林匹克精神新的内涵,让中华灿烂文明在奥运赛场大放异彩。

    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正是有了这种强大实力做后盾,中国健儿才更有力量、勇气与信心去完成一次次破冰,去一次次改写奥运会记录,在世界舞台上,去实现光荣与梦想。

    在地震中,胡锦涛总书记用坚定而洪亮的声音喊到:“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与“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更人性、更和谐、更纯洁”的体育盛会”的承诺,两个口号相得益彰。凸显出中国政府在重大事件面前一切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中国政府用“零投诉”兑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承诺。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称“北京奥运会是一届真正无比绝伦的奥运会。”北京奥运会上我国健儿在赛场上所表现出的奋勇拼搏、团结自信的奥运精神必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伟大历史征程中,不断续写新的辉煌伟大篇章!

    残奥精神:自强不息、挑战极限、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精神。让无障碍”在“超越、融合、共享”中一路同行。

    在残奥会开幕式上,遭遇中国汶川大地震后被许多人称为“芭蕾女孩”——11岁的李月,在100多名聋哑人呵护下,伴随优美的旋律,用灵动的双手和永不停跳的舞步真情演绎生命的灿烂,地震虽然无情夺去了小女孩的左腿,然而,它却震不碎小李月那颗跃动的心;伤痛生长坚强。今天,在残奥这个华丽的舞台上,李月用灵巧的双手舞着曼妙的舞姿,实现着一名舞蹈家美丽的“梦”她挑战自我不懈追求的品格彰显出中华民族不畏苦难坚强不屈的精神。同样,在激动人心的时刻,候斌举起祥云火炬,点燃了熊熊圣火,今年已33岁的候斌用顽强坚韧的意志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震惊了世界,升华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他们用不完美的身躯实践着“超越、融合、共享”的残奥会理念。团结友爱、共求进步的精神在赛场上闪耀。

    国际残奥会主席克雷文说“残奥精神一旦占据你的心灵,难以割舍,伴随你一生。”让自信独立、友谊和平通过残奥会旗帜传递每个人心中,让“空间无障碍”与“心灵无障碍”在“超越、融合、共享”中一路同行。

    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促进世界和谐发展,中国政府兑现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承诺。国际残奥会主席菲利普克雷文在说,北京残奥会是残奥运动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无以伦比。

    载人航天精神:艰苦奋斗、敢于攻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为建立空间站“探月”计划积蓄能量,实现和平利用太空梦想。

    漫漫太空路,中国神舟,七步成诗。从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横空出世,到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正样飞船;从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载“模拟人”到神舟四号低温突破,从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天梦圆,到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的巡天遥看神舟七号我国航天员首次漫步太空,一代代航天人书写星河灿烂的同时,也在凝聚着航天人智慧和辛勤汗水。

    中华千年飞天梦“神七”一朝圆。对太空的热爱与遐想,应化作学习“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强大动力,成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力量和源泉,特别是青少年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以“神七”成功发射为契机,让科技创新成为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一次实践活动。

    目睹神七的飞天,聆听太空行走脚步,每一名中国人都感到无比的光荣与自豪。也许,今天那些注视着神七飞天的孩子们童秩的眼睛,明天,也会像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那样,在浩瀚的太空俯瞰地球。

    “神七”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的圆满成功,实现中国的航天事业又一历史性突破,它必将成为中国向太空领域探索又一重要里程碑。

    历史永远不能忘却,精神更应时刻铭记,2008,留给我们的不仅是震撼和感动“四种精神”必将成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强大精神力量,也必将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好教材和宝贵精神财富。